原创 曾是我国“救命粮”,如今却不见踪迹,反观美国为何在疯狂种植?
创始人
2024-12-16 11:21:42
0

高粱,这个曾经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农作物,如今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它曾是华北平原农民的"救命粮",在饥荒年代里,高粱成为了无数人赖以生存的希望。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粱的身影却越来越少见了。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国农民却开始疯狂种植高粱。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历程?

中国农业的历史见证者

提到高粱,就不得不想到莫言的《红高粱》。在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中,莫言用饱满的笔触描绘了高粱的生命力和精神内涵。

"高粱是最懂得生命意义的,它深深地扎根于充满苦难的大地,顽强地生长,用鲜红的颜色告诉世人,生命多么顽强多么苦难。"莫言笔下的高粱,已然成为了中国农民精神的象征。

高粱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悠久,它是一种粮食作物,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从考古发现的遗址来看,高粱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在甘肃东灰山、辽宁大嘴子、河北石家庄等地的遗址中,都发现了炭化的高粱遗存。这说明,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种植高粱了。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高粱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到了明清时期,高粱已经成为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据史料记载,明朝正德年间的直隶地区,高粱已是当地的知名物产。到了晚清,直隶各类农作物的产量中,高粱占到了四分之一,仅次于小麦,种植户更是达到了十之六七。

高粱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北方广泛种植,离不开它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高粱属于喜温作物,抗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

在干旱缺水的华北平原,高粱依然能够茁壮成长。即便遇到洪涝灾害,高粱也能够在淹水后迅速恢复生长。正是凭借着这种顽强的生命力,高粱成为了中国北方农民的"救命粮"。

除了作为口粮,高粱还有着更加广泛的用途。高粱秸秆是上好的饲料,农民会将其喂养牲畜。

而高粱籽粒则是酿酒的上乘原料。以高粱为原料酿造的白酒,香气浓郁,口感绵甜,是中国白酒的代表。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白酒,都离不开优质的高粱原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粱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却日渐减少。据统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高粱种植面积还有3000多万亩,到2020年已不足200万亩。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高粱单产较低、种植效益不高的经济因素,也有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程度不足的现实困境。

尽管如此,作为中国农业的历史见证者,高粱依然在人们的记忆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见证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变迁,更凝结了无数农民的辛勤与汗水。

每一粒高粱籽,都承载着中国人民与土地共同成长的记忆。而那一望无际的高粱田,更是中国农村最美的风景之一。

感恩那些曾经用高粱果腹度日的先辈们,以及这片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土地。高粱是中国人民与土地共同书写的历史,它见证了我们的过去,也必将见证我们的未来。

高粱在中国的式微

高粱在中国的式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粱还是华北平原农民的主要口粮之一。

那时的农业以自给自足为主,高粱凭借其抗旱、耐瘠薄的特性,成为农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粮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粱的地位开始动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口粮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富含蛋白质的稻米、面粉逐渐取代高粱,成为城乡居民的主食。高粱则从主角变成了配角,甚至成了"边缘化"的存在。

与消费需求的变化相伴随的,是高粱种植效益的下降。作为一种传统农作物,高粱的单产一直不高。据农业部门统计,高粱每亩产量仅为三四百斤,而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亩产都在千斤以上。种植高粱,农民的收益自然相形见绌。

更重要的是,种植高粱需要大量人工。从整地、播种到收割,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而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雇工种地的费用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高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远不如其他作物,很多农活儿还得靠人工完成。种植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挤压了高粱种植的利润空间。

此外,高粱主产区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在恶化。这里降水稀少,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和气候变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旱情频发。缺水成了制约高粱生产的瓶颈。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粱在中国的种植面积急剧萎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高粱播种面积还有三千多万亩。

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跌破两百万亩。三十多年间,高粱种植面积骤减了近95%。昔日金黄的高粱地,如今已是一片萧条。

高粱的没落,折射出中国农业的巨大变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农作物正在让位于现代高产品种。而农民也从"望天收",转向了科技种田。在这场变革中,高粱无疑是"牺牲品"之一。

尽管如此,高粱在中国农业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它曾经是无数农民的"救命粮",也是中国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美国高粱种植的兴起

美国高粱种植的兴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当中国的高粱田越来越少的时候,美国的农民却在广阔的土地上播撒下一粒粒高粱种子,开启了高粱产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要说美国人为啥爱种高粱,首先得提到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美国中西部那广袤无垠的大平原,简直就是为高粱量身定做的。

高粱它就好这一口,喜欢高温干旱的环境,还抗风沙,在美国西部和南部的农场里,简直如鱼得水。更别提美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多高了,种地效率那是杠杠的,其他作物望尘莫及。

再者说,高粱在美国可是前途无量。现在大家都讲究健康饮食,高粱里头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还有各种微量元素,简直就是养生党的心头好。

不仅能当饭吃,还能酿酒呢。美国政府也是心里有数,看准了高粱的潜力,大力扶持生物燃料产业,给种高粱的农民和加工企业各种优惠政策,简直是把红地毯都给铺到地头上了。

你别说,美国人种高粱还真有两把刷子。据统计,2021年美国高粱种植面积就达到了600万英亩,总产量1140万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高粱生产国。这产量,那是相当可以啊。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中国市场的需求。要知道,高粱可是酿白酒的好原料,茅台、五粮液那都离不开它。

可是近些年,中国自个儿种的高粱是越来越少,白酒企业只能从国外进口原料。2020年,中国光从美国进口的高粱就有480万吨,占美国出口总量的80%还多。这么大的市场,美国农民能不动心么?

其实,美国人种高粱还有一个小心思,那就是高粱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高粱根系发达,种了高粱的土地,保水保肥能力杠杠的。

尤其是在美国中西部,土壤里盐碱含量高,种别的作物不行,高粱倒是能适应。久而久之,高粱就成了美国农民的宠儿,种植面积节节攀升。

说到这,咱们中国的农民朋友们可能要羡慕坏了。种了几千年高粱,到头来还是让美国人抢了先机。其实也不能怪咱们农民,种粮食吧,产量低,收益不够看;种经济作物吧,高粱又不讨巧,加工销路不好找。

这些年,不少农民只能忍痛割爱,把高粱地改种玉米、大豆去了。

但是,故事还没完。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健康养生、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时尚。高粱这个曾经的"救命粮",说不定还能重新回到咱们的餐桌上。再加上国家大力发展生物燃料,高粱的用途只会越来越广泛。

所以美国人种高粱,咱们不能只是羡慕,更要思考。高粱产业的春天,在美国已经到来,在中国,还远吗?

这片曾经孕育过无数希望的土地,是时候重新燃起高粱的热情了。

相关内容

加速数字人民币多场景应用 ...
对于百姓而言,数字金融是什么模样? 在上海市民的生活里,数字人民币...
2025-08-26 08:51:11
中金辐照(300962.S...
2025年8月26日,中金辐照(300962.SZ)发布2025年...
2025-08-26 08:50:30
单日成交额再上3万亿,A股...
单日成交额再上3万亿,A股历史第二次! 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
2025-08-26 08:48:11
安徽亲子3日游行程推荐,黄...
家人们,假期了,是不是正愁带娃去哪儿玩呢?我最近就带着孩子去了安徽...
2025-08-26 08:47:37
马斯克来真的:旗下xAI起...
IT之家 8 月 26 日消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2025-08-26 08:47:33
安徽亲子5日游美食推荐,黄...
家人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出门旅游,既能增长孩子的见...
2025-08-26 08:46:55
原创 ...
最近,在韩国济州岛,多位网友意外遇见了Lisa度假,然而这次并未引...
2025-08-26 08:46:15
鲁迅故里景区投诉人社交账号...
8月25日晚10:36关于“鲁迅故里景墙画面误导青少年”一事,绍兴...
2025-08-26 08:45:55
特朗普答凤凰记者:期待再次...
据凤凰卫视报道,8月25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白宫称特朗普是唯一能够...
2025-08-26 08:43:21

热门资讯

曲靖罗平板桥越野跑“秋之色”积... 8月23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喀斯特山地越野跑“秋之色”积分赛在罗平云上花乡火热开赛,数百名越野...
“不会辞职” 美联储理事库克“... 据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25日,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特朗普无权将她从美联储解雇...
我国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其他省市能复制苏超的效果吗?张... 其他省市能复制苏超的效果吗?张路指导的回答
香港球迷:C罗是当代球王,他踢... 香港球迷:C罗是当代球王,他踢半场就满足
于根伟社媒:带领全队为王献均找... 于根伟社媒:带领全队为王献均找门牙,两颗中找到一颗
高尔夫尊中国公开赛将于8月28... 8月28日,高尔夫尊中国公开赛将在延吉的高尔夫尊可喜安(延边)城市球场开启。此次赛事将迎来120位中...
巴萨官方社媒晒孔德签署新合同视... 巴萨官方社媒晒孔德签署新合同视频
原创 拉...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24日的发言中明确指出,关于俄罗斯与乌克兰领导人会晤的议程根本上并没有做好充分的...
云南玉昆外援布尔克染红瞬间,看... 云南玉昆外援布尔克染红瞬间,看台上的李明振臂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