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国家网安试验区(济南高新区)迎来获批2周年的时间节点,也意味着离中央网信办“大考”更近了一步。
国家试验区要通过小范围试点,去总结形成首创的“济南经验”,进而在全国复制推广,最终推动网安产业发展。因为走的是没人走过路,网安试验区(济南高新区)的人才试点、网安保险试点、金融试点,无一不是“硬骨头”,试验区专班凭着一腔孤勇,无人同行亦不悔,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终于柳暗花明,试出一番天地。
试验区答卷得分几何?有待国家考评组的专业评分。
2周年之际,笔者在思考一个问题:济南高新区是山东网络安全产业的核心集聚地,2023年产业规模为140余亿元,预计到2025年,全省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网安产业是信息技术的一个细分领域,济南高新区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规模已然突破4100亿元,网安产业仅占3.4%,可以说很小很细分。那么问题来了,针对这么一个细分领域,国家何以给济南高新区批准一个国家级试验区?
先看试验区评选前后。
2021年8月起,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联合开展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评选工作。
2022年9月,首批试验区名单公布,分别是: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海淀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湖南省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不难看出,上述个区域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既具备网安产业优势,又因为位于省会城市,当地高校资源富集,而北京市海淀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更不用说,其科教资源优势海内闻名。国家要求:试验区形成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融合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培育一批支撑融合发展的创新载体,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再看国家层面的表达。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网络安全工作“四个坚持”重要指示5周年。
网安产业的重要性已不需赘述。
再看产业发展预测。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的2024年V2版《IDC全球网络安全支出指南》显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21.6亿美元平稳增长至2028年的202亿美元,其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7%。未来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将更加成熟,在整体技术市场组成中,安全防御硬件设备逐步云化,网络安全软件和服务市场持续增长,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8%和12.6%。
一句话概括,网安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得益于山东大学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优势,济南高新区以密码产业为优势,在国内网安产业占据一席之地,业内企业因为工作领域涉密而长期处于产业生态“隐秘的角落”。
得益于国家给济南高新区批了一块国家试验区的金字招牌,两年来,在试验区推动下,从政府到网安企业内部,到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再到外围的信息技术骨干企业,都开始重新审视低调多年的网安产业,政策、资源、金融、人才逐步向网安产业聚集,这对网安产业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下一步,看网安产业能不能把机会抓在手里。(济南日报记者韩霄鹏)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