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宫的故宫,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文物和艺术史上的宝库,他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当了明清两朝将近600年的皇宫。与之相比,南京的明故宫,名气就要小不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记得有一次去南京游玩的时候,听见公交车报站说南京明故宫,当时还觉得非常的纳闷,为什么在南京会有一个故宫。后来翻了史书,才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南京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都城,所以在这个地方修有宫殿也不稀奇。
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开始建国的时候,都城就是在南京,所以南京自然有明朝的宫殿群,而且宫殿群的规模据说非常的大,比朱棣修的北京明故宫还要大不少。当然后来明朝在北京延续了将近300年,再加上清朝的300年,北京故宫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就远不是南京的故宫可以相比的了。不过明朝都城在南京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当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可惜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年,因为他的皇叔燕王朱棣在北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最终夺了他的皇位。
朱棣当上了皇帝之后,在南方并不是很受人们的拥戴,因为他的皇位来得实在是不怎么光彩,因此他在南京呆得不那么如意,再加上北边蒙古边患,因此他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呆在北平。最后朱棣干脆就以天子守国门的名义,将都城从南京迁到自己的大本营北平去了,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南京当作陪都。现在北京的故宫还保存完好,但是当年的南京的明故宫却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以木质的为主,所以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维护。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面就提到,宫殿修缮的费用无比巨大,让严嵩严世蕃父子也头疼不已。
如果都城一直在南京的话,南京的明故宫肯定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还能够大规模扩建,甚至不在现在的北京故宫之下。但是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之后,南京的明故宫就处于一种荒废的状态了。因为皇帝和中大臣都已经到了北京去了,并且北京已经建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皇宫,维护和使用的耗费都是非常巨大的。南京虽然还作为陪都,拥有不低的地位,并且还有一些留守的官员和太监,但是国库也不可能拔出如此巨大的经费,来维持一个并不怎么使用的巨大的皇宫。据说到了明英宗的年代,就因为雷击造成南京明故宫的失火,再加上看管不善,最终明故宫被毁掉了将近1/3。
到了明朝末年的万历皇帝时代,南京的明故宫大部分都已经坍塌,已经很难作为一个宫殿来使用。后来满清入关后,定都北京,继续使用明朝留下来的皇宫,但是南京的明故宫由于本身已经不怎么样,满清自然也不会去管位于南京的那个故宫了。反而满清皇帝修寺庙宫殿的时候,还从南京明故宫就地取材,拿走了不少东西。满清末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明故宫又遭到战火的焚毁,被太平天国和满清双方破坏,那时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到了民国时期,虽然南京也当了首都,但是明故宫早已经成为废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后来还在明故宫遗址上修机场,所以就更不可能留下什么东西了。
总之,南京的明故宫由于首都的变迁,再加上历代战争的破坏,所以到了满清末年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现在南京只有一个明故宫的遗址而已。事实上,古代的很多巨型建筑,如果没有妥善的管理的话,都不可能完好的保存下来。也有人说用石头建筑可能好一些,但是看一些纪录片的明长城,虽然石头还在,但是已经完全不成样,根本无法使用。八达岭和慕田峪等长城还不错,那是因为一直有人维护和修缮。国外的那些大教堂同样也是如此,一旦没人管理的话,也不会比中国的古长城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