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最前线
就在前一天,韩国围棋还是一片欣欣向荣。
11月10日,三星杯16强赛首日,韩国队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成绩单。 金志锡击败了中国棋手连笑,朴廷桓战胜了日本棋手芝野虎丸。 加上内战里姜东润拿下朴镇常,韩国队一天之内就有三位世界冠军级棋手闯入八强。 而中国队只有杨鼎新一人在与党毅飞的内战中胜出。
当时的韩国媒体用“锐度与厚度兼备”来形容他们的阵容。 锐度,有申真谞这把最锋利的尖刀;厚度,有朴廷桓、金志润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 第二天,他们还有申真谞、李志贤和睦镇硕即将出战。 看起来,韩国围棋要在这场世界大赛中占据绝对主动了。
然而24小时后,天地变色。
11月11日的比赛,最受关注的当然是申真谞对阵廖元赫一役。 申真谞执黑先行,但在左边中腹的第87手和89手连续两跳,被AI判断为“不着边际”,胜率一下子掉到了20%以下。 到161手时,申真谞选择脱先,胜率已经跌至个位数。
有意思的是,在200手左右,申真谞的胜率一度回升到40%,让人以为可能会有一场逆转好戏。 但廖元赫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始终稳稳地将优势握在手中。 弈至240手,申真谞的胜率已经归零。 随后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廖元赫开始穿衣服,申真谞见大势已去,很快便中盘认输。
就在申真谞认输之前,另一个赛场的消息更让人意外:中国棋手傅健恒执白仅用130手就速胜韩国棋手睦镇硕。 这位做过韩国队主教练的睦镇硕,在上部意外地死了一条大龙,棋局戛然而止。
傅健恒这个名字,对很多棋迷来说相当陌生。 他出生于2006年,今年只有,来自重庆,刚刚升上七段就杀进了三星杯八强。 这是他在世界大赛中的首次亮相。
而第三盘中韩对决同样惊心动魄。 在申真谞认输时,丁浩与李志贤的对局中,丁浩还处于落后局面。 不知是不是受到廖元赫淘汰申真谞的鼓舞,丁浩从那一刻开始胜率稳步回升。 下至204手,丁浩执黑中盘战胜李志贤。
这一天,三场中韩直接对话,中国队取得了全胜。
另一场中国棋手之间的内战结束得很早,檀啸执黑257手中盘战胜黄明宇,闯进八强。 今年的檀啸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农心杯上他取得两连胜,北海新绎杯淘汰了申真谞,围甲联赛中更是豪取七连胜。
当所有比赛结束,八强名单完全出炉:韩国队剩下朴廷桓、金志锡、姜东润;中国队则占据了五席:丁浩、杨鼎新、檀啸、廖元赫和傅健恒。
从数字上看,5比3的优势或许不算悬殊,但结合比赛过程来看,这种变化堪称戏剧性。 韩国队不仅人数上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最强的王牌。 申真谞的出局,让韩国队的“锐度”大打折扣。
回顾两个比赛日,形势逆转之快令人咋舌。 第一天结束后,韩国队3人晋级,且都是世界冠军;中国队只有1人。 第二天,韩国队出战的三人全军覆没,中国队则四战全胜。
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士气上。 当廖元赫与申真谞的对局结束时,其他比赛还在进行中。 廖元赫的胜利显然传递了一种信号,这种信号可能无形中影响了其他棋手的发挥。
傅健恒的速胜同样意义重大。 作为一名新锐棋手,他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毫不怯场,用最直接的方式击败了经验丰富的对手。 这展现了中国围棋在后备人才培养上的成果。
檀啸的稳定发挥则代表了中国老将的价值。 在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这些经验丰富的棋手依然能够顶住压力。
八强对阵的抽签在赛后立即进行。 结果颇具意味:上半区是两场中国德比,廖元赫对阵傅健恒,檀啸对阵丁浩;下半区则是杨鼎新对阵朴廷桓,另一场是韩国内战金志锡对姜东润。
这样的对阵形势意味着,中国队已经确保了一个四强席位,而韩国队则需要为另一个四强名额展开内战。 不过,围棋比赛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临场发挥往往能决定一切。
从赛场传出的照片显示,廖元赫在获胜后显得很平静。 这位中国棋手似乎并没有因为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而过于激动。 倒是看棋的观众们更加兴奋,各种棋评和解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申真谞今年,从年龄上看正值当打之年。 但今年以来,他的状态确实出现了一些波动。 这次三星杯早早出局,可能会引发韩国围棋界的进一步反思。
而对廖元赫来说,这场胜利无疑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最重要的舞台上击败最强的对手,这种信心的积累远比一场胜利本身更加珍贵。
傅健恒的横空出世则让人看到了中国围棋的梯队建设成果。 年纪,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本赛就闯入八强,这样的起点令人羡慕。
当天的比赛全部结束后,赛场的灯光逐渐熄灭。 但关于这轮比赛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棋迷们都在津津乐道于廖元赫那个穿衣服的细节,以及申真谞投子认输时的表情。
围棋比赛的魅力就在于此,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预知结果。 而一旦结果产生,所有的预测和分析都要重新洗牌。
三星杯八强战将在第二天继续。 但对于今天的故事,已经足够棋迷们回味许久了。 从韩国队的“锐度厚度兼备”,到“锐度厚度全没了”,这中间的转折,只用了不到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