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帕特尔上周秘密访问了中国,这一消息事先没有任何公开预告,且中美两国对此事保持沉默。为什么会这样?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原因?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了解相关情况的人士透露,美国FBI局长帕特尔于11月7日抵达北京,展开了对中国的访问,并于11月8日与中方官员进行了会谈,主要讨论了芬太尼和执法合作等议题。帕特尔的这次访华最早由美国CBS电视网在10月底爆料,报道称这次访问是美方打击芬太尼贩运行动的一部分。
中美会谈后,特朗普特别提到,他与中方讨论了芬太尼相关的问题。结合这一点来看,似乎是特朗普在访问之前已经安排好帕特尔待命,等待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取得进展,然后再确定访华的具体事项。
的确,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方宣布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并将24%的对等关税暂停期限延长一年。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紧张局势,也为两国在禁毒合作上消除了制度性障碍。中方方面,也相应调整了对美方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措施,并承诺加强对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出口监管。
中方的措施非常明确,并且付诸实践。11月10日,中国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和国家药监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将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列入《特定国家(地区)目录》,并对这三个国家增加了13种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这意味着,今后如果中国的相关生物制药和化学品制造企业要向美加墨三国出口包括这些化学品在内的物品,就必须先申请许可,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出口。
这项管控措施是中方应对芬太尼问题的强力手段,表明了中国在此问题上的严肃态度,也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立场。然而,美方至今并未取消剩余的10%芬太尼关税。可以推测,帕特尔此次访问与中方的会谈可能是基于达成共识后,中国开始调整化学品出口政策,严格限制芬太尼及其原料流向美国。
尽管如此,对于外媒所报道的FBI局长帕特尔访问中国一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他并不掌握有关情况。一直以高调姿态示人的美国,至今也没有公布帕特尔访华的具体信息或与中方的会谈内容。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帕特尔此行可能是美方不请自来的行动。在芬太尼问题上,美方的压力非常大,特朗普政府将解决芬太尼滥用问题视为一项重要政绩,因此,可能是中美会晤后,美方派遣帕特尔访华,希望在芬太尼问题上对中方施加压力,要求中国采取更多有效措施。
但从根本上看,中方并没有义务完全配合美方的要求,特别是在美方尚未完全取消芬太尼关税的情况下。芬太尼滥用问题,毕竟是美国国内的责任,而中国已经采取了足够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很可能双方并未在芬太尼问题上达成共识,未来两国的博弈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