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汽车
作者:李唯
编辑:马良
早在年初,我们就聊过关于国产“9系”的话题,对于不少中国品牌而言,2025年都可以说是其高端旗舰的元年。时至年末,国产“9系”又添新成员,智己LS9将于今天(11月12日)正式上市,而该车此前就已经开启预售,以33.69万元起的权益价迅速吸引眼球,短短30分钟内小订量突破8000台,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该定位车型的初步热情,似乎也预示着品牌从技术探索向市场主导的转变。那么来的并不算早的智己LS9究竟如何后发制人?其又能否将这场“9系大战”引入新的高潮呢?我们不妨从多维度剖析其潜力。
技术集成与用户痛点解决
智己LS9的产品设计体现了品牌对高端SUV的深刻理解,外观上延续简约未来主义风格,长约5.3米的车身以硬朗线条和隐藏式门把手营造出大气动感。内饰聚焦六座布局,针对家庭用户优化了空间:前排高视野设计(眼点1.6米),后排零重力座椅配备4D机械按摩,模拟专业手法缓解长途疲劳。此外,B&O顶级音响、21.5英寸4K娱乐屏和12.3L双开门冰箱,将车内转化为“移动生活空间”,这些配置并非简单堆砌,而是注重沉浸式体验。
动力系统是LS9的核心亮点,全系800V高压架构,双电机四驱输出390kW功率和670N·m扭矩,实现4秒级零百加速,同级领先。增程版采用宁德时代骁遥电池,纯电续航402km,综合续航1508km,混合能耗仅2.81L/100km,ERNC2.0主动降噪确保增程器介入时车内宁静无扰。底盘技术尤为出色,灵蜥数字底盘3.0包括双腔闭式空气悬挂(150mm行程)、智能电控阻尼和双向24°四轮转向,转弯半径仅4.95米,兼顾城市灵活与高速稳健。
智能驾驶方面,520线激光雷达搭配NVIDIA Thor芯片和Momenta算法,支持雨夜模式2.0和AI盲区消除,爆胎稳定控制与主动防侧倾提升安全。创新功能如“舒适防晕车模式”通过全域协同减少眩晕,野奢套件提供24小时热水。这些元素让LS9超越参数竞争,真正贴合中产家庭的多场景需求。当然,实际表现需市场检验,尤其是增程系统的冬季可靠性和长期耐久性,将是用户关注的焦点。
“降维打击”——用旗舰技术入侵中端市场
在30-40万级大型电动SUV市场,LS9直面多位强劲对手,首先是理想L9,这款“奶爸车”以空间和家庭友好闻名,起售价近46万元,提供纯电/增程选项,续航超1300km,魔毯空气悬挂和NOA驾驶是其卖点。相比之下,LS9以33.69万元预售价拉开差距,却匹配相似六座布局和更强动力(L9加速5.3秒),B&O音响和机械按摩等配置更显越级,但理想的品牌生态(如APP集成)是短期壁垒,LS9需加强服务网络以追赶用户忠诚度。
理想L9
问界M9
问界M9作为华为加持的竞品,起售近50万元,强调鸿蒙生态和激光雷达驾驶,续航1400km+,内饰奢华。LS9在智能化上不输,800V快充和Thor芯片计算力更强,但华为光环可能吸引科技偏好者,LS9需凭借价格优势撕开市场。岚图梦想家(起售38万元)主打MPV式空间和增程,续航1200km,但底盘和动力逊于LS9,四轮转向缺失让操控落后。零跑C16等更低价对手(25-30万)配置和品牌力不足,LS9借上汽供应链提供高端保障。
总体而言,LS9的“降维打击”策略——用旗舰技术入侵中端市场——是最大优势,能重塑价值标准;劣势在于品牌认知,相比理想和问界的用户基盘,需时间积累口碑。若竞品降价反击,LS9的窗口期或缩短至半年,竞争将更趋激烈。
主打35万以下市场 助力品牌年销破10万
价格策略是LS9突围的关键,预售权益价33.69-36.69万元极具竞争力,正式上市后,入门版可能下探至31-32万元,高配维持35万元,参考LS6定价惯例(预售降2-3万元)。上汽规模效应和宁德电池供应链控制成本,毛利率15-20%,CEO刘涛强调“不赔本但赚不多”,定价已近底线。未来或推出纯电版细分市场,但短期增程为主导。
销量预测基于智己整体表现:2025年前10月累计超4.5万台,9月11107台、10月13159台,LS6贡献主力。LS9作为向上产品,首月交付或3000-5000台(参考LS6首月2万下线),全年目标5-8万台,占品牌20-30%。乐观因素包括预售爆单、新能源渗透率超50%和政策补贴;风险有经济下行和竞品围堵,若理想L9等竞品降价(主要通过改款或购车政策),月销或稳在2000-3000台。
而长远看,若生态完善(如OTA升级),智己LS9或成爆款,助力年销破10万;反之,供应链延误或口碑问题可能边缘化其地位。预测需动态调整,因此智己LS9上市后首月数据将是关键指标。
说在最后:
凭借智能化、电动化和性价比的优势,国产车型正在迅速侵蚀豪华品牌的市场根基。而在洗牌加速的当下,智己LS9的产品策略虽然相对简单,但亦是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缩影,即以技术刃和价格盾挑战高端格局,前景乐观却需警惕品牌与生态短板。当然,这场“9系大乱斗”早早就已开始但也预计还将持续更久,而持续观察市场反馈,或许也能窥见电动SUV的下一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