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女儿刚上小学时,我特想知道她在学校表现怎么样?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有没有被老师批评?能否跟得上学习进度……
起初,我都是通过女儿的口述,或者跟老师沟通了解,但是孩子年龄小,表达不清,和老师沟通也无法做到每时每刻,频繁找老师,还担心麻烦老师。
那怎么做,才能及时掌握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呢?
一次参加女儿的长会,她班主任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而快捷的办法:多翻翻孩子的书包,尤其是注意以下几点:
过来人都知道,老师讲课,尤其是低年级的文科老师讲课,都会引导孩子学做笔记,记录重点。
所以,无论如何,一堂课下来,孩子的课本多多少少都会留下痕迹。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课本像刚发下来的一样,没有任何划线,或者重点记录,那你就要提高警惕了,说明孩子上课的时候要么没认真听课,要么连课本都懒得翻。
不过,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课本上记得密密麻麻,满书都是划线和笔记,也不要过早高兴,这也不是啥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你的孩子根本不会学习,只会机械的照说照录,不会深度思考和梳理知识点,当然,这类孩子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值得表扬。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笔记有条理、重点突出且逻辑清晰,那就偷着乐吧,因为这说明孩子已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个学习的“好苗子”。
2023年,网络上兴起了一句“差生文具多”的流行语。
这句话之所以流行,最初起源于网上一个小学生,使用大量复杂文具写作业的视频,结果作业没写完,修正带、荧光笔、立体贴纸倒用了不少。
为什么准备了这么多文具,仪式感搞得这么强,还是完不成作业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借买文具、整理文具“表演”学习,缓解成绩差带来的交易;二是通过文具攀比替代学习成就带来的满足感。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孩子没抓住学习核心,试图用外在文具弥补内在学习动力、态度或方法的不足,结果文具越买越多,成绩越来越差。
就像一些刚开始健身的人,健身器材买的不少,但锻炼的时候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文具盒里文具特别多,尤其是花里胡哨的玩具特别多,就一定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学习分心、态度不端正的信号。
与在课堂上听讲不一样,作业一般都是需要孩子带回家完成的,如果你平时不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写作业后,也不检查,那就一定要经常翻翻孩子的作业本。
因为作业本不仅能反映孩子的学习态度,还能反映孩子各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果孩子作业本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老师圈出的错题多,还不改,说明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专心,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如果孩子作业本有污渍、脏兮兮,有残缺、抠抠点点,说明孩子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态度敷衍。
如果孩子作业书写工整,页面干净整洁,错题及时订正且思路清晰,那恭喜你,说明你家孩子不仅基础知识掌握的好,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表扬和鼓励。
北京师范大学张志勇教授说:家长也有指导、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和学会学习的职责。
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不仅要平时多翻翻孩子的作业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知道孩子当天的作业是什么?
第二,知道孩子最近在学哪方面的知识?有能力的话,还可以跟孩子探讨下所学内容。
第三,了解孩子日常写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第四,知道孩子哪门课存在短板,短板在哪里?并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
教育学中有个名词叫“橡皮檫理论”,说的是通过观察孩子橡皮的使用状态,可以判断孩子的学习情况。
很多人对此很难理解,不过只要你稍微懂一些心理学知识,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行为痕迹”,说的是人在日常行为中会无意识的留下一些痕迹。
橡皮作为低年级孩子学习中的必需品,承载了许多孩子学习的“行为痕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橡皮的状态,洞察孩子的学习状况。
如果孩子的橡皮边缘极不规则,像“狗啃”的一样,甚至上面被笔尖戳满了坑洞,则说明孩子要么学习压力大,要么注意力难集中,学习时总是把玩橡皮,或者作为“解压玩具”。
如果你在孩子的文具盒里找不到橡皮檫,那就要注意了,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孩子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还意味着他学习态度有问题,橡皮这么重要的东西,丢了都发现不了。
如果你看到孩子的橡皮形状规整,表面光滑,没有任何抠挖、涂抹、掰扯的痕迹,就说明孩子上课、写作业时,都很专心,学习态度自然很端正。
你经常看孩子的书包吗?如果看过,是否重点检查过以上4点?
关于翻看孩子的书包,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供其他家长学习参考。
文章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