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99%的家长都不知道,让孩子学围棋竟然有这么多隐藏风险...
最近在家长群里看到一个热议话题: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学围棋?作为一个曾经让孩子学棋3年的过来人,我必须要说,这个问题真的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今天就来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为什么很多资深棋童家长最后都选择了放弃。
先说说最让人头疼的时间问题。你以为孩子学围棋就是每周上两节课那么简单?太天真了!我家孩子刚开始学棋那会儿,每天至少要花2个小时在棋盘前。一盘棋动辄就是40分钟起步,遇到实力相当的对手,下个两三个小时都是常事。更可怕的是,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经常写作业写到一半就忍不住去摆棋谱...
再说说身体发育的问题。围棋最要命的就是需要长时间静坐。我家孩子学棋那两年,体重直线上升,体育课跑步总是落在最后。后来去医院检查,医生直接说:"这孩子缺乏运动量,再这样下去会影响骨骼发育!"吓得我赶紧给他报了篮球班。
最扎心的是投入产出比。你以为孩子学得好就能当职业棋手?现实是残酷的。我认识的一个孩子,从小就是围棋天才,12岁就打到了业余5段。结果呢?现在20多岁了,还在为职业段位苦苦挣扎,收入连普通白领都不如。他妈妈跟我说,这些年光培训费就花了小一百万...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你因为这些就放弃让孩子学围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让我来告诉你围棋带给孩子的那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变化。
我家孩子学棋半年后,班主任突然找我谈话。我本来以为又是告状,结果老师说:"这孩子最近上课专注力提升太多了,连最难的数学题都能静下心来思考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围棋训练出来的"定力"。
更神奇的是空间思维能力。以前孩子做几何题总是摸不着头脑,学棋一年后,突然开窍了!老师说他的空间想象力在班里数一数二。后来我才明白,围棋每一步都要在脑子里推演几十种可能,这种训练比什么补习班都管用。
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性格的变化。以前输个游戏就哭鼻子,现在下棋连输三盘都能淡定地说:"妈妈,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这种抗挫折能力,是多少家长求都求不来的啊!
还有更绝的。去年学校编程比赛,我家孩子拿了一等奖。评委特别表扬他的"算法思维",后来一问才知道,他把围棋里的"形势判断"用在了编程上!这种跨学科的思维能力,连我都没想到。
说到创造力就更不得了。有次我看他下棋,明明是个死局,他硬是走出了一条新路。后来他跟我说:"妈妈,围棋教会我,永远都有第361种可能。"这句话让我震撼了好久...
所以你看,学围棋这件事,真的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判断。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让孩子受益终身,用不好也可能耽误时间。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控制好时间投入,搭配足够的运动量,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把围棋当成思维训练的工具而不是职业出路。
最后说个真实故事。我认识一个家长,孩子学棋到10岁果断停掉,专心搞学习。结果高考那年,孩子自己要求重新捡起来,说围棋教会他的思维方法帮助他解开了很多难题。现在这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围棋成了他最好的减压方式。
所以啊,教育这件事,最忌讳的就是非黑即白的思维。围棋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灵丹妙药,关键看你怎么用它。如果你正在纠结要不要让孩子学棋,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但一定要把握好度。记住,我们培养的不是棋手,而是一个会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