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将至,朋友圈和各种家庭群里又开始流传起那些“似曾相识”的谣言,各类骗子也蠢蠢欲动。
“XX景区又出离奇案件!”“机票忽然遭遇退改签?”“浓茶能解酒醉油腻”……类似谣言与骗局年年冒头,却总有人中招。结合近几年常见的谣言与骗术,我们为您梳理一份实用指南,助您安心过节。
出游:不轻信这些“消息”
情景再现
“出门一定要小心,有人在山上被蛇咬死!”临近假期,李先生正在谋划一家人的郊游计划,却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出现这么一条消息。网上流传的消息信誓旦旦地称,京郊山中出现毒蛇,导致“封山”。“本来还计划趁着秋天登山赏景,这下还要不要去?”看到朋友圈里的“消息”,李先生一时也没了主意。
真相核查
近日,一则东灵山被“封山”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有网友称“封山”的原因是“有人夜爬时被冻死”,有网友称是“有人在山上被蛇咬”。经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政府、区文旅局等有关部门核实,上述信息均为谣言。
临近假期,总有涉及出行、景点类的谣言出现,钻的就是网友出游在即,对此类信息关注度提升却无暇仔细核实的空子。
提示建议
针对此类信息首先不轻信、不盲传;其次,主动通过官方渠道,如政府网站、权威媒体核实;最后,积极举报谣言,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消费:要警惕这些“套路”
情景再现
“十一”假期前,张先生接到自称“国航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其姓名、身份证号、航班号,并称航班因机械故障需改签,可退还300元差价。在“客服”引导下,张先生操作退款未果,对方转而引导其进入第三方小程序,要求进行人脸识别、输入验证码。所幸在身边人提醒下,张先生及时挂断电话,经核实航班动态正常,才意识到险些被骗。
真相核查
这是典型的“退改签”骗局。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旅客精准的订票信息,利用节假日前后旅客出行关注度高、容易慌乱的心理,冒充客服实施诈骗。经与航空公司及平台核实,官方不会使用个人手机号联系客户办理退改签,更不会要求用户前往第三方平台进行转账或验证操作。
提示建议
接到此类电话或短信,务必通过航空公司官网、官方App或官方客服电话核实航班动态,切勿轻信来电方提供的任何信息。凡是以“退款”“赔偿”为名,要求下载未知App、点击陌生链接、共享屏幕或索要验证码、进行人脸识别的,均可视为诈骗,应立即挂断电话并报警。
健康:别尝试这些“偏方”
情景再现
家宴上,陈先生与亲友相谈甚欢,不免多喝了几杯,吃了不少油腻的菜肴。饭后,他感觉有些头晕、胃里发腻,便习惯性地泡上一壶浓茶,认为这样既能解酒,又能刮油解腻。这个做法是他从网上看来的,“浓茶解酒解腻,朋友圈里都这么说。”
真相核查
“喝浓茶解酒解腻”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误区,实则可能损害健康。首先,浓茶非但不能解酒,其中的茶碱和咖啡因还会对心脏有刺激作用;其次,浓茶解腻的效果微乎其微,反而可能加重肠胃负担,引起不适。
提示建议
虽是佳节,暴饮暴食也不可取,与其相信流传的“养生偏方”,不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确有不适,也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查阅权威健康科普平台的信息,切勿盲目相信和效仿传言、偏方。
上一篇:以总理称在加沙看不到一个消瘦的人
下一篇:孙颖莎3-0朱思冰 晋级16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