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号顺利完成了歼 - 35隐身战斗机、歼 - 15T重型战斗机,还有空警 - 600预警机的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的训练。这表明中国航母战斗群的作战体系有了很大提升,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突破不仅体现单舰技术升级,更意味着西太平洋海域力量平衡迎来结构性调整,其影响涟漪引发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印两国的深度焦虑。
电磁弹射技术的成熟度是衡量航母战斗力的核心指标。福建号采用的电磁弹射系统(EMALS)可实现舰载机"满油满弹"起飞,彻底解决传统滑跃起飞方式对舰载机作战半径和武器挂载的限制。
这个系统从开始启动到完全做好准备,只需要短短15分钟。这大大提高了舰载机起飞的效率,能让航母很快进入到“全甲板同时放飞战机”这种高强度作战的状态。有个情况特别值得留意,福建号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能让隐身舰载机通过电磁弹射起飞的航母。美国那艘“福特”号虽然早早地就装上了电磁弹射系统,可到现在都没成功让F - 35C战斗机用弹射方式起飞。这种技术上的差距,让美国海军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感觉很受挫。
三型舰载机的协同作战构建了完整攻防体系。歼-35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具备"先敌发现、先敌攻击"能力,可有效撕开敌方防空网络;歼-15T重型战斗机凭借其载弹量和多任务能力,它得负责执行火力压制以及掌控区域的任务;而空警 - 600预警机呢,就像是“海上移动的指挥中心”,能对大范围的局势进行感知,还能进行协同指挥。
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使福建号航母编队能够同时处理空中、水面和水下多维威胁,实现对纵深目标的"穿透式打击"。
美国海军学院网站承认,中国电磁弹射技术彰显"日益现代化的先进能力"。《战区》网站则称三型舰载机同时亮相"令人震惊",预示中国航母作战能力取得"惊人飞跃"。更让美方担忧的是,福建号作战半径可覆盖第二岛链,这表示像美军关岛基地这样的重要地方,现在都在解放军能够打击到的范围内了。
咱们国家现在已经有三艘航母了,这三艘航母可以轮流安排部署。这样一来,西太平洋地区头一回出现了中美两国的航母力量经常一起存在的局面,过去那种美军自己说了算的海上权力形势,现在情况跟以前比,那可差太多了。福建号以后有很大可能会开到印度洋去,可印度现在服役的“超日王”号和“维克兰特”号航母,用的还是滑跃起飞这种老方式,舰载机主要为米格-29K,无论航电系统、作战半径还是武器载荷均落后一代以上。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印度自己造航母的计划推进得特别慢,而且在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掌握电磁弹射这类关键技术。虽说美国和印度在防务方面有合作,但美国从来没把航母的核心技术给过印度。这种技术上的巨大差距,让印度开始明白,自己在印度洋一直以来的优势,将会遇到以前从没碰到过的巨大挑战。
福建号的电磁弹射系统显示中国在高端军工领域的突破能力。与美国"福特"号长期受困于电磁弹射可靠性问题不同,福建号航母从开始海上测试,到成功完成舰载机弹射起飞,只花了一年多时间。
这说明咱们国家已经攻克了电磁弹射技术里那些特别难搞的问题,像怎么调节大功率、怎么管理热量,还有怎么把整个系统整合起来这些关键技术。此外,全套舰载机系统的国产化保障了供应链安全,避免受制于外部技术封锁,这种自主创新的能力和不受制约的产能,才是真正令对手胆寒的主要原因。
福建号形成战斗力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将来核动力航母的研制,中国航母编队将逐步具备全球部署能力。美印等国的过激反应,本质上是对自身海权优势丧失的本能抗拒。历史表明,技术革新终将重塑战略格局,唯有适应变革者才能在新时代找到自身定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权博弈,正在书写新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