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棋手崭露头角
原址:https://nihonkiin.net/n/nd5ccf61bbf11
原题:第45回碁界の礎百人―若手棋士の胎動【杉内雅男②林海峰①】
摘自:棋道web
作者:秋山贤司
如今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棋士登上头衔战舞台并不罕见,但在昭和中期以前却极为少见。然而到昭和30年代末,已经能清晰感到年轻棋士的胎动。其中走在最前列的,是林海峰与大竹英雄。舞台则是围棋选手权战。
围棋选手权战(《东京新闻》)是由日本棋院所属的五段以上棋手参加的淘汰赛。并非挑战手合制,而是由打进决赛的两位棋手进行三番胜负来决定优胜。贴目为5目。和棋(持平)则改日在重赛。向敢斗者授予高松宫杯,是该棋战的一大特色。昭和38年(1963)第7期打进决赛的,是杉内雅男与在二十岁对决的半决赛中击败大竹英雄的大器——林海峰。这里介绍第1局。
79=62
第7期围棋选手权战决赛三番棋第1局
对局日:1963年2月7日
黑:林海峰 七段
白:杉内雅男 九段
贴目:黑贴5目
共149手,黑中盘胜
林海峰执黑。既然已定下黑27,那么在黑29就应在A位挂角,并在对白103位时以黑30位着重从左边展开攻势。实战白30拆边之后,令白棋轻松布局。此时黑35也应在B位拆板。虽然稍微慢了一拍,但黑45的打入只此一手。不过黑57应当走黑74位、白C、黑73位,一边取实地一边伺机进攻更好。白92是好手,至白100做活后,形成细棋格局。
白120成疑。若在白D处断,按黑E、白F、黑G、白H的处理进行,形势尚未可知。黑131判断甚佳。白方无心防守,遂以白132强势反击,但被黑139跳入后,均衡被打破。
本局林海峰先胜一局,但第2、3局连败,未能首次夺冠,仅获高松宫奖。然而当年8月,林海峰在名人战最终预选决赛中击败杉内雅男,锁定循环圈席位,跃入顶尖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