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网都在“祝贺”湖北省痛失航母命名权。因为作为今年建军节的献礼,第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正式官宣了,被命名为湖北号,这么一来,传说中的第四艘航母就不会以湖北命名了。但也有网友说,没事,湖北号可是075的绝版哦,因为以后除非出口,不然国内不会再造075了。
这个说法呢,我觉得言之尚早,是不是绝版,暂时还不好说,但要说未来出口这事,我认为075的可能性很大,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
我们都知道手机厂家会设置不同的型号,对应不同的价位,来匹配不同需求的消费人群。比如三折叠虽好,但销量少啊,上半年华为销量最多的是Pura70系列,你说站在华为的角度,这两款手机哪款更好呢?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比。
同样的道理,我们都知道歼20比歼35总体性能更优,那为啥不让沈飞把图纸拿过去,一起来造歼20呢?
还有,我们都知道076比075强,076都快要海试了,那为啥还要造湖北号呢?
道理都一样,只能说定位不同。
076和075,都是两栖攻击舰,型号就差一个数字,很多人就以为这只是单纯的升级,实际上或许不是。因为075相对于076至少有三方面优势:
首先,建造速度更快。075型两栖攻击舰的生产线已经非常成熟,建造效率高。其首舰从开工到正式服役仅用了3年,后续建造周期又大幅缩短,按目前的速度,两年左右就能搞一艘。相比之下,076型体型更大,技术更加复杂,建造周期要长得多。
然后,建造成本低很多。076型因配备电磁弹射器等先进设备,排水量增加,建造成本显著高于075型。据有关数据显示,075型两栖攻击舰单艘造价只需30亿人民币。而076型两栖攻击舰因安装电磁弹射器等复杂设备,单艘造价预计在100亿人民币以上。
最后,075更适应当下的近海作战需求。从当前台海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南海维权的紧迫性来看,中国海军对两栖攻击舰的数量需求较大。075型能够快速建造,可在短期内满足对两栖投送能力的迫切需求。例如在台海作战中,075型可快速部署多个合成旅,形成足够的兵力密度,而076型短期内难以迅速填补这一数量缺口。
所以简单概括,075型,造价低,建造快,更适应当下需要,这就是优势。之前,同样075型的海南号、广西号、安徽号分别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2022年9月入列,不到一年半时间,就入列了三艘,这一点是076做不到的。
更何况075型一点都不差,我们不能因为076的出现,就说它是过气的网红,在两栖攻击舰领域,它依然是老大,只不过076型因为功能定位的变化,让075相形见绌,比如说076比075排水量多1万吨以上,长度多了13米,宽度多了7米,还是双舰岛,还能起降歼35,按理说,076甚至可以理解为被包装成两栖攻击舰的航母。抛开076,075作为纯正的两栖攻击舰,还是相当了不起的。
别的不说,全球能造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国家,就只有中美两国。日本法国虽说也有,但太小了,不值一提。
而俄罗斯早就丧失制造两栖攻击舰的能力了。说个题外话,早些年,俄罗斯曾找法国订购两艘小型两栖攻击舰,后来被法国违约了,那两艘转而卖给了埃及,俄罗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现在拥有两栖攻击舰的国家就那零星几个。
而且但凡有个国家能造这种4万吨级的舰艇,他们都会把它称为航母吧,航母这两个字好听多了。就拿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来说,跟075对比,长度相当、排水量相当,航速也差别不大,搞不懂法国哪来的勇气,来南海附近兜风。
所以评价075,我们就得从两栖攻击舰的核心功能定位这个维度来说。
那什么叫两栖攻击舰的核心功能定位?顾名思义,就是它要具备强大的两栖作战能力,一方面能够搭载众多直升机、倾转旋翼机等飞行器,通过空中运输的方式,快速向滩头、岛屿等目标区域投送兵力、装备以及物资,为登陆作战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支援;另一方面,它需要拥有宽敞的坞舱,可以装载气垫登陆艇、两栖战车等多种两栖作战装备,能将海军陆战队等作战力量从海上输送至岸上,实现平面登陆,进而在两栖作战行动中有效整合海空力量,建立滩头阵地并向内陆推进,完成两栖作战任务。
我们对照着来看看075型是什么情况:首先,一艘075能一次性搭载30架舰载直升机,像直8、直10还有直20等等。其中,直8负责运输海军陆战队,直10负责火力压制,直20功能就更多了,能承担反潜、登陆、运输、突击等多种任务。
其次,它能一次性投送30到35辆装甲战车,据相关介绍,这里头有两种装载模式。一种是选装10辆主战坦克,搭配20辆两栖战车;另一种就是直接满载35辆05式两栖战车。同时它的坞舱还能搭载两艘气垫登陆艇,最大单次投送兵力能达到1500人。
以上说的是单艘075的能力,如果拿现有的4艘075来说,那么一个波次就有一百多架武装直升机、140辆两栖战车、6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几乎等于一次性投送一个重装合成旅,按网上的说法,一个中国重装合成旅,可以灭掉一个中等实力的国家,你说咱这4艘075两栖攻击舰加起来,是不是顿时有点吓人了?如果再把这个场景想象到台海,是不是更加直观一些?
当然075未来也不排除改装的可能,事实上美国也干过这事,早在2013年,美国就把黄蜂级两栖攻击舰进行改装,改装后,能一次搭载20架F35B垂直起降舰载机,并部署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后来的“拳师”号也在2020年进行改装并很快完成部署。
我们目前暂缺垂直起降战机,但之前我们分析过,垂直起降战机是以牺牲战机性能换来的,意义不大,要实现也不难,只看有没有需要,未来,如果要出口,075配置电磁弹射器也行,单独研究垂直起降战机也行,都不是问题,说不定到那时,075搭载无人机更具性价比,一切皆有可能,全看外部市场需要。
如此一来,基于造价的不同,建造周期的不同,075和076就有市场定位上的差异,未来如果从出口的角度看,对于不同家底的客户,他们就多了个选择,土豪可以选076,但必须搭售歼35和数据链;家底一般的,你就选075吧,装配个几十架武装直升机和一些无人机,出海遛一遛也挺有排面了,至少比泰国家的那艘 “差克里・纳吕贝特” 号强。
所以啊,说到这,如果往深处想,算上歼35、霹雳15、无人机、机器狼等等,是不是隐隐有种打造海陆空装备全家桶的感觉?所谓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未来,什么标准版、pro、plus、pro max,都有,你只需翻翻口袋,自己看着办就行。
军工是门好生意,论差异化竞争,论产品设计,论营销,中国人好像就没怕过谁!这或许就是新质生产力在军工行业的体现吧。大伙儿也别笑我yy,觉得我异想天开,因为歼35都能卖,潜艇都能买,凭啥075不行?而且要知道,军工贸易可不只是生意,更是某种意义上的政治联结。075再造的背后,或有更加深远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