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美国权威防务媒体《战区》发布了一篇引发全球关注的专访,采访对象是美国知名军工投资人黛博拉·费尔兰姆。在这篇专访中,她罕见地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中国对美国本土发动大规模的无人机攻击,美军现有的防空体系将难以有效应对。这番言论迅速引发了国际安全领域对于“无人机蜂群战”的激烈讨论。
根据美国兰德公司2025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无人系统已经成为全球军事变革的核心议题。报告指出,当前美中俄三国的无人装备数量、技术水平和战场应用都在快速演进,呈现出飞速的迭代过程。同时,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在6月发布的全球武器市场动态也表明,目前全球军用无人机总数已经突破了12万架,而中国和美国两国的现役和待部署的无人系统数量就占据了其中的六成以上。
无人机技术的飞速进展,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大军事强国的战略思维,尤其是在过去十年。俄乌战争成为这一波技术革新的最大催化剂,它让无人机作战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战检验。美国不仅在乌克兰战场深入介入,还使无人机成为对抗俄罗斯的关键武器,同时新一代的AI协同作战、远程遥控技术以及无人蜂群等概念,成功地从实验室走向了战场。
在乌克兰战场上,美国军火商和防务承包商将其视为新技术的“试验田”。根据美国防务技术智库C4ISRNET的最新调查,目前俄乌前线已经出现了超过80种型号的无人作战平台,涵盖了侦察、打击、通信中继、电子干扰和自杀式攻击等多种功能。这些无人系统不仅提升了战场效率,还加速了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AI算法、3D打印组件和模块化载荷的应用上,大大缩短了武器从研发到升级的周期。
在美军主导的“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体系中,无人蜂群不仅能自主分布式作战,还能够与有人装备协同实施饱和攻击。这种灵活高效的作战方式,使得过去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武器升级,现在往往可以在“天”这个单位内实现。乌克兰战场的经验,正迅速反馈到全球防务体系中,推动了对传统作战方式的全面重塑。
同样在7月30日,《战区》再次刊登了黛博拉·费尔兰姆的专访,她再次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本土发射数千架无人机,美军根本无法有效击落。”这番言论不仅让美国防务界开始警觉,也使得全球军事观察者开始重新审视无人机蜂群战带来的现实威胁。
美国空军协会发布的《无人系统威胁评估》报告指出,当前美军主力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