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洋梓村巧妙运用道德评议会,成功评出移风易俗典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评议会充分发挥作用,组织村民共同参与讨论和评选。通过对村民行为的细致观察与考量,评选出那些在婚丧嫁娶等方面践行移风易俗的典型事例和个人。这些典型成为村里的榜样,引领着村民们摒弃旧俗、树立新风。道德评议会以其公正、公平的方式,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着洋梓村向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村民老郑分享嫁女时主动拒绝高价彩礼的经历、乡贤陈大伯讲述简化丧事流程的好处、村“两委”公布红白事节约开支的账本……日前,福清市石竹街道洋梓村百年榕树下的“乡音讲习所”十分热闹。当地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创新推出“道德评议会”机制,将移风易俗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走出一条文明育村、产业强村的特色之路。
洋梓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乡音讲习所”,组建老党员、村民代表参与的道德评议会,形成“榕树下评议”“移风易俗劝导队”“文明红黑榜”等工作法,通过“评议+激励”双轮驱动,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
村里的道德评议会在榕树下举行,村民用身边事感化身边人。同时,评议会骨干组成“移风易俗劝导队”,上门调解矛盾,宣传移风易俗。村里设立“文明红黑榜”,对孝亲敬老、节俭办宴的典型进行张榜表扬,对铺张浪费等行为予以公开评议,累计表彰先进典型48户。如今的洋梓村,榕树下传来的不仅是乡音,更是文明的新声。道德评议会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村民成为乡风变革的推动者和受益者。(记者 钱嘉宜)
下一篇:海警拖离菲侵权船只 对方掏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