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几百元的体检”,也应心存敬畏。这几百元看似微不足道,却承载着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与守护。每一次体检都是一次与身体的对话,能及时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健康隐患。或许只是一次简单的血液检查,就能提前察觉潜在的疾病风险;或许只是一次常规的影像学检查,便能让早期肿瘤无所遁形。几百元的体检,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与负责,不可轻视。它就像一把隐形的钥匙,能开启健康之门,让我们更好地珍惜生命、关爱身体,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次体检。
近日,爱康国宾与女律师张晓玲的纠纷引发广泛关注。
简单介绍下事件的基本情况:
日前,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公开表示,在爱康国宾连续体检了10年,没有被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于另一家医院检查时发现异常,于2024年10月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至2025年2月,又被确诊为“肾癌骨转移”。张晓玲认为,爱康国宾存在漏检、误检问题,并质疑爱康国宾的体检是“假体检”。
7月30日上午10点,爱康国宾召开“媒体说明会”坚称已在体检报告中做出风险提示,完成内部核查及外部专家协助评估后确认无责。
至此,这一纠纷双方仍然各执一词,真相如何尚待相关部门的调查。
回看此次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体检机构是否尽到了应有的责任。也就是,张女士多年连续体检未收到有患癌风险提示,却在短时间内被确诊患癌晚期,因此对爱康国宾的专业性和尽责程度提出质疑。而爱康国宾则强调,体检报告中有提示内容,认为已完成体检义务。
在生命健康面前,这样的争议显得格外沉重。
相信大多数人都清楚,体检是预防,而非治疗。正因为这样,体检行业作为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份体检报告都关乎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是作为人们医疗决策的前提。
据媒体报道,在媒体说明会上,爱康国宾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的一句话引起轩然大波,他说:“指望几百块体检什么都查出来?”
诚然,不同体检套餐的检测范围和深度存在差异,但这并不能成为降低对生命健康重视程度的理由。当受检者选择信任一家体检机构,支付费用接受服务时,他们期望得到的是尽可能准确且易懂的健康评估。体检机构有责任依据专业知识,结合受检者实际情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而非仅依赖标准模板式的报告。
因此,无论这句话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说出,都显得过于冰冷刺骨。这番言论的本质,是将专业医疗检测的服务质量与准确性,粗暴捆绑于价格天平之上。这无疑将深深刺痛体检消费者,使爱康国宾在舆论风波中越陷越深,使已然受损的企业声誉再添新痕。
从行业角度来看,此次纠纷再次将体检行业的信任危机推到台前。近年来,体检行业蓬勃发展,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护士假冒医生、血液样本造假等。2018年,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曾在公开场合曝出体检行业乱象:“行业里边也有真体检、假体检。也有我们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了,直接给结果。为什么混得过去呢?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今,张女士质疑其“假体检”的回旋镖却打疼了爱康国宾自身。倘若行业内不能对类似事件深刻反思,加强自律和相关规范,类似事件就还会发生,公众对体检行业的信任必将进一步降低。
生命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每个体检机构都承载着守护这份财富的重要使命。面对每一次体检、每一份报告时,无论是精准检测、清晰告知还是合理建议,每一个环节都应心存敬畏,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对待,不容有失。只有这样,体检行业才能赢得公众信任,真正成为保障健康财富的坚实护盾,这不仅是爱康国宾需要反思的,更是整个体检行业都应汲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