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刘东
这个周末,台风无疑是天气的主角!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目前正直奔华南,强度还在继续加强,预计将于今天(20日)下午至夜间在广东珠海到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13~14级,38~45米/秒,台风级或强台风级)。
台风“韦帕”路径预报。图源:中央气象台
对咱浙江来说,它算是个懂事的小可爱。它不会奔着我们而来,却用它的外围偏东气流给我们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浙南和沿海一带最有发言权。昨天白天(8时-20时),温州全市降雨量达到27.8毫米,文成县以69.3毫米坐得全省区县市头把交椅。不过,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瑞安市高楼新裕站点,达到了260.2毫米。
雨水和厚厚的云层狠狠遏制了高温气焰,昨天所有国家基本气象站站点中仅有浙北的长兴站点超过高温线,达到了35.2℃。而雨水包裹下的浙南和沿海一带,最高气温大部在30℃以下,像温州泰顺甚至仅有25.5℃。这一南一北,温差近10℃。
7月20日,浙江降水预报。图源:浙江天气
地质灾害预警。图源:浙江天气
今明的情况和昨天也差不多,降水依旧会集中在浙南和沿海地区,重点关注温州和台州南部,部分暴雨,局地大暴雨,警惕强降雨引发各类地质灾害。其他地区云系较多,要小心午后雷阵雨的突袭。
而且,21日前后,西北太平洋还将有台风生成,且不止一个,趋向我国东南沿海,给我省带来雨水。这之后一周,我省受到偏东气流影响,沿海多阵雨或雷雨,降水频繁,其他地区依旧关注午后分散性雷阵雨。
杭州天气预报。图源:杭州气象官网
今天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省正式入伏了。
今年三伏天具体时间: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10天);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10天);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10天)。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的确,今年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
今年三伏为何是30天?据气象专家介绍,三伏天的推算,依据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而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由于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时长固定为10天,中伏则可能是10天或20天,从而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在30天到40天之间波动。
具体到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20日,成为近十年最晚入伏日。中伏从初伏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即7月30日(庚子日)起,到8月8日结束,共10天。立秋在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9日(庚戌日),末伏便从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18日。末伏完全在立秋之后,形成“秋包伏”格局。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去年三伏,浙江40℃以上的高温日数不少,丽水高达16天之久,其次金华14天,杭州也有10天;杭州、衢州更是以41.9℃和42.1℃的气温刷新历史最高气温纪录。
就目前预报而言,今年的初伏大概率与高温无缘了。那么中伏和末伏情况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