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邹伟瑜 通讯员 曾彦彦
“热!热!热!”连日来,滚滚热浪持续席卷湖南,成为天气最扎眼的“标签”。走在街头,阳光灼得人睁不开眼,连风都带着股焦灼的热气。
这场热浪究竟是否有“历史性”意义?为何民众总觉得今年夏天格外炎热?带着疑问,7月16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首席专家谢益军,听专家为大家拆解高温背后的“密码”。
与往年相比较,湖南今年高温有何特点?
谢益军介绍,今年高温的首要特点是首次高温日出现时间早。3月26日,湖南迎来今年首个35℃以上的高温日,这一日期在1961年有完整气象纪录以来位列第二早。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温的冷暖波动愈发剧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3月26日汉寿县出现的36℃高温,就发生在一次寒潮过程前的剧烈升温中,而寒潮影响后,全省最低气温降至0.1℃(花垣县),这正是这种气温波动的直观体现。
其次,今年高温还呈现出天数偏多且强度较强的特点。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全省平均高温日数已达12.4天,在1961年以来的历史同期中排名第六,其中湘西、湘北的龙山、桃源等7个县(市)的高温天数更是创下历史同期最多纪录。
自6月30日起,湖南基本维持晴热高温天气,7月5日,汨罗市国家气象观测站监测到的最高气温达40.8℃,打破了当地7月的气温极值。
湖南近几年是不是比往年更热?
“民众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这主要受全球变暖大背景的影响。”谢益军解释,这种变暖趋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高温开始时间提早、结束时间延迟,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强发,高温天数增多。比如2022年夏季我省的高温强度为有纪录以来最强;2024年7月出现“特强”等级的高温过程,2024年9月初湘中以北出现罕见高温,有54个县(市、区)最高气温破1961年以来当地9月极值。
二是基础温度提升。年平均气温屡创百年来新高,近4年湖南省的年平均气温占据了1910年我省有气象记录以来前4位,以2024年为最高。整体气温提升了,不仅是白天热,夜晚也更热。
三是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热岛以及下垫面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体感温度比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高出很多。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天气预报发布气温的标准是离地面1.5米、不受太阳光直射、通风环境下百叶箱中的温度,因为,全球范围内唯有做到标准统一,才能进行对比。因此在水泥地面上感受到的温度和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明显区别。
预计高温还将持续多久?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唐明晖表示,7月16日至17日白天,省内高温仍将持续,湘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40℃左右;17日晚至20日省内多阵雨或雷阵雨,局地大到暴雨,高温天气有所缓解。
唐明晖提醒,湖南气温较高,湿度也往往较大,因此天气往往较为闷热。缓解高温高湿带来的闷热,建议适时开启空调的除湿功能,保持通风。穿着方面,高温时段尽量穿宽松透气的棉麻衣物,同时要多喝温水,避免冷饮。高温时段则要减少户外活动,午后减少外出,户外工作者尤其要注意防范热射病。
作者:邹伟瑜 曾彦彦
责编:邹伟瑜
一审:邹伟瑜
二审:李昆励
三审:蒋玉青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