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航母仅存的独苗——命运多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经历了近10年的码头停靠生涯后,终于要迎来它的最终命运。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7月11日报道,它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俄国防部很可能最终选择“放弃它”。
对于这艘俄罗斯航母,中国军迷的感情异常复杂——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就是“库兹涅佐夫”号的姊妹舰,中国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上也深受它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如今这中国两艘航母的运作水平远远超过了“库兹涅佐夫”号,将俄式滑跃甲板航母的性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再回首看待“库兹涅佐夫”号的现状,难免就有“不争气”的感觉。
报道称,俄罗斯海军和联合造船集团的代表近期将就“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作出决定。专家不排除该舰因技术和物理老化而被报废拆解的可能。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对《消息报》表示:“停止维修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决定不再继续维修,‘库兹涅佐夫’号只能被切割成金属作废物利用。”
单从“库兹涅佐夫”号的现状看,俄海军决定放弃它,很可能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苏联解体前夕,俄海军紧急将尚未完全具备战斗力的这艘大型航母从乌克兰港口调走,保住了此后30多年俄罗斯“航母拥有国”的头衔,但同时也埋下了它的悲剧命运。由于此后俄罗斯国防经费严重不足,“库兹涅佐夫”号长期缺乏训练、舰载机部队也从未配齐,俄罗斯甚至需要借助为印度海军研制米格-29K舰载战斗机的机会,补充本国航母的新一代舰载机。
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对于这种采用滑跃甲板的俄式航母评价非常低,认为它仅具备有限的航空作战能力,舰载机出动率还不到美国超级航母的1/3——顺路说一下,西方连带着对两艘中国航母的最初评价也很低。
为改变这种困境,连带着也应该进行中期升级了,2017年“库兹涅佐夫”号在结束赴叙利亚远航部署任务后,开始进坞展开维修升级作业,包括全面翻新飞行甲板,更换了全新的动力系统、全舰管路线缆、新的舰载机起降指挥系统和导航系统以及航电设备等。原本进展还算顺利,但2018年,承担航母维修工作的俄罗斯最大浮动船坞沉没,船坞上的起重装置将航母甲板砸出一个直径约5米的洞。2019年,这艘航母又发生了重大火灾,原定完工时间一再拖迟。此后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军国防资源全面向战场倾斜,俄海军获得的经费大缩水,同时还要优先保障核潜艇舰队的战斗力,“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其实已经实质上陷入停滞——卫星照片显示,它在过去几年的码头舾装过程中几乎没有明显变化。
鉴于该航母当今的现状以及老化的舰体,估计就连印度也看不上了——是的,如今印度新航母规划已经要求瞄准中国,必须上电磁弹射器……
尽管是基于同样的基本设计,但两艘中国航母得益于训练有素和优化流程,使其作战效率直逼美国超级航母
其实也有很多中国军迷建议,俄罗斯应该将“库兹涅佐夫”号送到中国进行现代化改装——辽宁舰经过中期改装后,刚刚在靠近第二岛链的西太平洋上创造了每日起降90架次的超强出动效率,接近美国超级航母的水准,也表明滑跃式航母的潜力远远超过外界估计。利用辽宁舰的改装经验,再加上中国强大造船工业的高效率,让“库兹涅佐夫”号焕然一新并不是幻想。
但笔者认为,真正阻碍“库兹涅佐夫”号重生的因素,可能部分与俄海军不愿意向往年“小兄弟”低头有关——但这种因素可能已经很少了,因为俄罗斯都开始向朝鲜采购从炮弹到战术导弹等各种武器,更主要还是俄海军自己的战略调整。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今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维系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海军。近年俄海军新建战舰基本都是“小船扛大炮”的导弹舰,也清晰地表明了俄海军的这种战略改变。
只停留在纸面上的俄罗斯新一代航母
当然,也有很多俄罗斯人并不愿意承认这种现实,例如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中心研究员伊利亚·克拉姆尼克则认为,航母对俄罗斯海军至关重要,俄罗斯有必要利用“库兹涅佐夫”号的经验,重新再建一艘新航母。
但种种迹象显示,这些想法远远超过了俄罗斯的实际能力——十多年来俄罗斯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航母方案,但无一意外的没有了下文。
从这个层面上看,“库兹涅佐夫”号告别历史舞台,已经是必然。全球拥有航母的国家,又将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