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民企有作为。8月30日上午9:30,2023湾区民营经济论坛暨南都湾财社成立一周年仪式(深圳场)在深圳SIC深湾睿云中心举办。活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南都湾财社主办,深圳工商业联合会支持、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协办。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7月,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31条政策举措”力度空前,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
在论坛活动的圆桌环节,由著名时政评论员、学者、震海会创始人邱震海主持,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原河北省工信厅厅长龚晓峰,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院长曾任伟,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焦岳,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华为云广东副总经理王佳佳共同参与,探讨《接连释放利好信号,民营经济如何扛起担当》。
多位民营企业代表、学术界等人士各抒己见,就民营企业如何把握新机遇、释放更大潜力、担起更重责任,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讨论。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民营企业如何感知“水温”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相关政策出台后,对民营企业有所影响吗?民营企业如何看待这些政策举措?
圆桌论坛上,焦岳表示,今年以来,政府对我们的需求非常关心,比如说盐田港的水果运输问题,我们提了不少需求,政府的响应和支持力度明显有提升。
曾任伟发现,7月以后,小额贷机构的业务明显增长,这些增长代表了民营企业信心的重新回归。当然,从政策传递到理解政策,再到民营企业产生行动,中间还需要一段周期。
在郑文先看来,政策本身“干货满满”,并非空喊口号。比如,“31条政策举措”中首次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深圳8月16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若干措施》,则特别提出在具体招投标环节中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公开公平的环境。
王佳佳也分享了她的观点,8月2日广州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其中有一条“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实际中,华为云与广州白云区政府也已合作,共同推动区内企业从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模式转变,增强白云工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为广东“制造当家”注入新的动力。
面临技术、市场等难题,产业转型升级是机遇
圆桌论坛上,谈及民营企业现阶段面临的发展困境与机遇,龚晓峰坦言,他来往内陆与沿海城市间,多年来进行过数次调研。
龚晓峰以深圳举例,他发现深圳创新生态优于国内其他城市,企业外向度高、专精特新企业多,但大部分仍是中小企业体量。这些中小企业多依靠商业模式盈利,叠加进出口交易的外部制约因素,面临着市场需求、创新驱动不足,以及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
而在内陆城市,困境有所不同。不少中小企业虽然也进行了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但差距仍不小。绝大部分企业的认知还没完全到位,不是不想转,是不知道怎么转。
因此,龚晓峰建议,面对诸多政策,民营企业要认真研究,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寻找自己的机会,不同的企业有不一样的机会。此外,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蕴含着很大机会。曾经,不少深圳企业“吃到”了改革开放、全球化及互联网的红利,如今面临逆全球化形势,必须思考新的出路破局。深圳的企业一定要走出深圳,走出湾区,到内陆城市找机会,到产业当中找机会。
作为最富活力、最具潜力和创造力的市场主体,中国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华为云也正通过技术创新去赋能广大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王佳佳透露,华为云已通过沃土云创计划协同2400多家企业,完成3100多个联合方案构建,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栈赋能,加速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民营企业应向外要增长,向内修“内功”
除了向外部要增长,民营企业的内功也要修炼好。
曾任伟认为,当前,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AIGC技术在业务场景的应用,能够快速提升效率。此外,出海及新消费赛道仍大有机会。国家对民营企业出海的支持力度很大,而且中国的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空白,任何一个细分品类都有机会成长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很多,但拥有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还是很少,”曾任伟表示,经营和管理之间,民营企业总是将经营放在第一位。外部有钱赚时,不会想到提升公司运营能力。但当外部市场倒逼时,才会思考怎么提升运营效率及资金使用效率。他认为,民营企业提升内部运营效率还是大有空间。
焦岳接着表示,从种植端到零售,百果园也引入了互联网化、系统化、AIGC等技术,但技术普及和产生质的变化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另外,伴随消费场景的细分,商业模式的创新仍有机会。比如,我们今年发现47%的水果果切订单发生在下午茶场景,那么从包装、视觉、定价、营销内容等方面,我们会思考有哪些商业模式可做。此外,过去三年,百果园在企业内部的协同管理上,引入了新的工具,如何向内要得生产力也是关键点。
郑文先认为,创新和务实是带动云天励飞走出经济低增长周期的关键两点。今年4月,云天励飞登陆科创板。一方面从内部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率,通过打磨技术推动自身的模型研发和落地速度。另一方面,要贴近市场,不去炫技,而是切切实实把AI的技术和场景结合起来,去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既要抬头看天,又要脚踏实地。我觉得这不仅是云天励飞,也是深圳众多民营企业所选择的道路。”郑文先说道。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方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