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鸡汤泡炒米是安徽安庆地区的一道名菜,属于徽菜,承载着安庆人独特的味蕾记忆与深厚的家乡情结。
这道菜的主要食材是炒米和鸡汤。炒米的制作颇为讲究,需选用上等糯米,先用开水浸泡,待米粒核心部位发软、能掐动时,捞出用冷水冲洗,沥干水分后下锅炒制。炒制时,火候是关键,火大了米会焦糊,有煳味;火小了米会发僵,吃不动。一般用大铁锅,以竹子枝丫扎成的扫帚形状工具翻炒米粒,每次下锅米量二至三两,油热后下米,在大火下米粒竞相跳动、蹦高,炒至米粒稍膨胀并变黄,迅速出锅晾凉保存。
鸡汤则多选用当地散养的土鸡炖煨而成。过去家境殷实的人家,甚至会用三只老母鸡一起炖煨,以让汤汁更加鲜浓。炖煨时,一个陶罐,一瓢清水,一只散养土鸡,任由柴火灶膛里燃烧未尽的炭火煨上几个时辰,看似粗糙的烹制方式却最大程度激活了土鸡的鲜香滋味。
当鸡汤炖好后,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此时,鸡肉酥烂脱骨,鸡汤清亮鲜美,炒米酥脆可口,鲜与香得到双重升华。炒米在鸡汤中浸泡,吸收了鸡汤的鲜味,而鸡汤也因炒米的加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口感。
这道菜看似素朴,却最“鲜”声夺人,成为刻在每个安庆人DNA里的家味。每逢佳节喜事,或者家中来了重要客人,尤其春节期间,鸡汤泡炒米必不可少,时至今日,依旧是安庆人喜宴、家宴上的“重头戏”。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安庆人记忆深处家乡风土人情的缩影,沉淀着厚重的乡愁情结,让无数身在外地的安庆人为之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