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日)
#还是低估了国庆假期堵车的程度#
冲上热搜
十一黄金周第一天
降雨降温挡不住大家出行的欢快步伐
铁路部门预测
今天铁路上海站将迎来出行最高峰
全天发送旅客超65.5万人次
记者6点抵达虹桥火车站
可以明显看到
大厅从有三三两两的空位到座无虚席
7点多客流量已经达到平日高峰水平
从验票、过安检、到检票口
整个过程需要10分钟左右
因为下大雨
大家都选择了提前出门
不少旅客都提早了1至2小时抵达车站
安安心心等车
旅客岳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是 6点50分的车,因为今早大雨,她和妹妹及男友四点半出门,五点就到虹桥站了。目前的计划是先 去 威海玩几天,再去烟台玩几天,沿着海慢慢地走一走,最后 回老家陪陪父母。 一开始没买上车票,后来是 用了多个软件,候补成功的。
旅客张先生要搭乘7点19分的车,也是6点就提前到了。至于车票,同样是候补购票买到的。
上海铁路公安处虹桥站派出所民警苌许栋介绍:今天凌晨0点到2点是旅客最多的时间段,有将近4万多的客流,感觉像是在白天一样。凌晨4、5点因为没有到发列车,又下着大雨,旅客是最少的时候。到了6点钟,随着第一班地铁到达,雨势也减小了,旅客又瞬时全部进来了。
今天(1日)下午
上海虹桥站仍是人山人海
旅客从地铁出站后
要绕行蛇形通道才能进站
隔壁的虹桥机场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早晨6点25分
虹桥T2出发层车辆就已大排长队
机场内客流平稳有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今天(1日)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等10站)预计发送旅客65.5万人次,其中, 上海虹桥站预计发送旅客40.4万人次,单日旅客发送量将创历史新高。
今年国庆黄金周假期,长三角地区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相互交错,铁路客运市场增势明显。从客流方向看,今年国庆假期,长三角多地去往北京、青岛、广州、郑州、福州、厦门、长沙、南昌、西安等直通方向较为热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往来苏州、扬州、盐城、南通、宁波、金华、黄山、芜湖等管内方向出行需求旺盛。
铁路部门表示,国庆假期首日,铁路上海站迎来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客流最高峰,为尽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车站增开安徽、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江西等方向列车63列。
为了做好大客流运输保障,铁路相关部门今天全员上岗,在电梯、站台、进出站通道等客流集中地点增派人手,加强现场引导和安全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起,上海虹桥站遗失物品申领处搬迁至B1到达层,到站领取遗失物品的旅客无需进站,可直接前往上海虹桥站到达南1出口对面的综合服务中心领取。
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假期出行客流较大,请旅客朋友们尽量提早出门,为市内交通、进站安检等环节预留充足时间。同时,请看清票面记载的车站站名,避免因跑错车站而耽误行程。
除了铁路航空,公路上
出城大军也纷纷出动
昨天午后就开始堵了
逢节必堵的崇明、启东方向
更是明显
出城高峰比以往提前了近2个小时
浦东交警研判,预计今年国庆假期,长江隧道总车流量约为87.6万辆,首日车流量将达到10.5万辆。上行方向(即前往崇明、启东)车流预计将达到44.4万辆,其中高东收费口流入流量约30.2万辆,G1503上海绕城高速流入流量约14.2万辆。
国庆假期出行高峰预计出现在10月1日早间5时起,届时每小时车流量将达到3400辆以上;对应的返程高峰预计将出现在10月6日。为确保道路通行效率最大化,交警部门在外环内外圈上五洲大道合流点、沪崇苏立交长江隧道入口处等点位设置了信号灯控流点,届时将根据道路通行情况动态调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高东收费站上行方向因道路整修额外在收费站处开通两个通道口,进一步提高了收费站的通行效率。
在社交平台上
有网友发文表示
3公里开了40分钟
有人还没出上海
就被埋在了车堆里
有人提前开溜
结果发现
路上都是“聪明人”
今天
外滩作为备受欢迎的经典打卡点
也早早开启了“人从众”模式
↓ ↓ ↓
下面,让我们一起
跟随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的镜头
感受国庆节的氛围吧!
最后,小编在此提醒大家
“十一”假期已至
孩子们开启了小长假模式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
安全意识都不能松懈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带孩子出游
务必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出游
滑动查看“十一”出游安全提示↓
交通安全
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并且左右观察,确定安全后再通过;
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
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
孩子坐轿车要坐在后排座位,4岁以下孩子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且大人不要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
家长驾车时一定要遵守交规,不超速,不酒驾,不超员,安全出行;
乘坐公交车时,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上下车时不拥挤。乘坐大巴、私家车时系好安全带,乘坐电瓶车要戴好头盔。拒绝乘坐超员车辆出行,拒绝乘坐非法运营车辆;
警惕汽车盲区,告诫孩子停驶的汽车也危险,“三不”要牢记: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逗留,不在车边站。在家门口、小区内也不能放松警惕。
外出游览安全
家长带孩子出门时,一定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务必让孩子牢记父母姓名、住址、电话等信息;
入住酒店后要开窗通风,虽然现在的酒店都是一客一消毒,但尽量自备水杯、毛巾等物品;
家长带孩子玩游乐设施时,要先认真阅读游戏说明,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等要求去选择适合的游乐设备;
漂流、乘船等水上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家长一定不能缺席。除了帮助孩子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穿救生衣等防护措施,还要注意看好孩子,以防发生突发事故;
选择正规景区,让孩子在安全区域内游玩,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
带孩子接近大自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蚊虫叮咬。如果带孩子到草地中玩耍,最好穿不露脚脖子的裤子和运动鞋,并且给孩子做好防蚊虫措施。
防范溺水
假期带孩子去泳池、海边玩耍时,要注意防范溺水危险,家长要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等。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严格要求孩子遵守防溺水“六不准”: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家长要教育孩子遇见溺水人员,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同时向附近成年人求救,切莫擅自开展下水、手拉手等施救行为。
预防溺水,家长要做到“四知道”:
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哪里、和谁去、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
网络安全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沉溺网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多陪孩子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等项目,以淡化网络的吸引;
教育孩子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限时上网,从网络中获取健康有益的信息;
网上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不信谣、不传谣;
保护好个人和家庭信息(特别是身份证、银行卡号、住址等),不贪小便宜,慎防网络、电信诈骗。
食品安全
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规律饮食,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
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和“三无”食品;
不喝生水,不吃来历不明的水果、野果和食物,不吃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不买无证摊点出售的食品,严防食物中毒。
居家安全
告诉孩子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育孩子远离阳台、窗台等危险区域;
教育孩子不要把玩剪刀等尖锐物品;
将药品和危险化学品放到孩子不易接触的地方,谨防孩子误食或误喝。
消防安全
向孩子讲明火灾隐患,教育孩子不玩火,不在家中让孩子单独接触火柴、打火机等物品;
严防电动车火灾,家长要注意不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架空层、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充电,不能将电池带回家充电;
严禁采用私拉电线、乱装插座等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方式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帮助孩子了解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叮嘱孩子发现火情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
滑动查看“十一”出游应急处理小贴士↓
祝家长和孩子度过
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今天,请记住这些闪亮的名字
七个弹孔!她当时该多疼啊
14岁初中生,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网瘾少年到世赛冠军,他们摘得“金牌中的金牌”!
最新发布!事关2025年上海高考报名→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广播、上观新闻、新闻坊、科普中国、中国教育报等
部分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部分图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恺、施剑平
编辑: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