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南海,有一个庞大的椭圆形珊瑚环礁,宛如外太空的飞盘,稳稳守护着我国的边疆要塞。在这片环礁的表面,赫然可见四个鲜艳的红色汉字:中国美济。这里便是被誉为“南海明珠”的美济礁。
自1994年6月起,中国便开始了对美济礁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将这一片曾经荒无人烟的岛屿,转变为我国南海的独特风景。随着建设的推进,渔政队派遣渔船前来,为渔业基地建设打下基础。如今,二十八年过去了,美济礁已成为南海面积最大的岛屿,且其工程建设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
美济岛位于赤道附近,是我国基于美济州礁的原地通过填海造岛而建成的庞大人工岛。岛屿以其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被誉为“人间天堂”。岛上明媚的阳光、广袤的椰林、波光粼粼的海水,无不让人流连忘返。虽然现在还未对外开放旅游,但美济岛完全具备成为像三亚、马尔代夫那样度假胜地的潜力。
岛上不仅拥有美丽的风景,还有极为完善的现代化设施。从灯塔、机场到商场、医院、宾馆、体育场、电影院、电视台等,岛民生活所需一应俱全。网络也已覆盖全岛,4G信号畅通无阻,当地电视台和特色节目让人们随时掌握社会动态,享受愉快的休闲生活。
尽管目前美济岛上的居民人数仅有不到百人,且以军人居多,但岛屿的面积广阔,主岛面积达到5.66平方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最多可容纳60万人口,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传闻中,通过人工填海,岛屿不仅扩大了面积,还将原本的椭圆形珊瑚环礁改造成了一个心形的形状,宛如“海洋之心”,特别适合乘坐飞机前往俯瞰拍照,景色令人陶醉。
对于渔民而言,美济岛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地。这里自古以来被渔民称为“双门”,是天然的避风港。渔民们常常在此停泊,躲避台风和海啸的侵袭。美济岛周边的渔业资源丰富,特别是远洋石斑鱼的养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内海养殖不同,这里有南沙最大潟湖,湖内外水深差异极大,水质纯净且稳定,适宜生态鱼的养殖,成活率远高于其他地方。
三沙美济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孟祥君曾表示,他在三亚附近养殖的石斑鱼需要12个月才能成熟,但在美济礁只需9个月,且这里养殖的石斑鱼几乎与野生的无异,因为它们食用的是附近海域捕捞的红鱿鱼,而非普通饲料。
然而,美济礁离中国大陆相距遥远,到三亚的直线距离也有1000多公里。这里的建设、居住和养殖条件十分艰苦。2007年,福建平潭的老渔民林载亮带领亲友远赴美济礁进行石斑鱼养殖,途中却遭遇了台风“海贝思”的袭击,9名工友不幸遇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然而,他们并未因此放弃,而是将悲伤化为动力,克服了严酷的生活条件,在高温、暴风和海浪中不断努力,将养殖产业做得越来越好。
如今,美济岛的居民已经不再居住在简陋的高脚屋中,而是有了现代化的村庄和码头,水源和蔬菜也得到了保障,岛屿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美济岛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努力。正是因为有这些坚韧、勇敢的中国人,不畏艰难,才得以向世界展示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属于中国。
随着美济岛的建设不断推进,它也逐渐成为南海地区争议的焦点。从1994年我国开始管控美济礁以来,菲律宾便试图挑战我国的主权,频繁以各种方式挑起事端。在早期,菲律宾曾指责中国在美济岛上修建建筑物,称之为非法入侵,甚至通过媒体将此事闹上国际舞台。面对菲律宾的不实指控,我国外交部坚决反驳,强调这些建筑只是为渔民提供避风设施,并无军事意图。
尽管菲律宾一再挑衅,我国始终坚持以对话解决争议,拒绝通过武力冲突来解决问题。美济岛的建设正是我国维护南海主权、打击菲律宾非法行为的关键一步。近年来,随着中菲双方的对话不断深化,合作逐渐超过分歧,南海局势也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未来,美济岛有望成为一座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旅游岛屿城市。海南省旅游局早在2014年便开始了美济岛的旅游开发规划,预计将带动海洋资源产业化,促进南海航线的繁荣,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航运中的主导地位。美济岛,也将逐渐成为我国在南海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