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京48岁导游抢救无效热死,这种致死率80%的病,请认真对待!
创始人
2024-09-22 18:02:18
0

别再以为“热死了”只是一句话玩笑话。

热不仅真的会死人,而且致死率高达80%。稍不注意,很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夺走一个健康人的生命。

被热死的导游

7月3日,北京导游“龚哥”,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死因正是高温所导致的“热射病”。

龚哥是北京当地的一名导游,今年48岁,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结过婚。

倒不是说他的性格有什么问题,正相反,他为人十分的开朗健谈,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对身边的人关照有加。

因为龚哥一直没有结婚,家里只有80多岁的父亲和不幸患有阿兹海默症,也就是俗称老年痴呆的母亲。

原本龚哥是一直做欧洲出国游导游的,一年的收入十分可观,可以达到几十万元人民币。

因为疫情的影响,出境游团没法带了。

已经干了20多年导游的龚哥也不可能转行去做别的行业,于是就在北京带起了孩子的研学团。

去世的当天上午10点多,他也正带着一群小朋友在参观颐和园,给他们讲述过去的那段历史。

等参观进行到后半段时,龚哥的状态就有些不对。

如果是以往的龚哥,带队至此起码要滔滔不绝的讲上两个小时。

可是这一天,刚开始的时候还好,可等到参观接近尾声时,龚哥就渐渐地话少了,到了后来就干脆一言不发。

龚哥自己当时也有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对,但出于职业道德,他依旧坚持到12点把孩子们送上大巴去吃午餐。

当时司机就觉得龚哥今天不太对,在微信里都没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口齿清晰可以说是做导游最基本的要求了,当时的龚哥连一句最简单的话都已经说得含糊不清。

等到上车后,导游的工作也没有结束,按照规范应该是告诉游客们接下来的行程安排,注意事项,下一个目的地在哪,还需要多久的时间等等。

可是上了车后的龚哥只是一个人呆坐着,一言不发。

等司机把孩子们送到目的地时,孩子们都一个个跑跳着下了车,龚哥依旧坐在原地不动。

司机发现此时龚哥的呼吸十分急促,意识也有些模糊了,连忙打120叫来救护车。

龚哥12点多被送到医院,下午5点左右就因为抢救无效去世了。

要人命的热射病

医生说龚哥被送到医院时,体温已经高达42℃。

龚哥生前的亲人朋友都说他的身体一直很好,一米八的大个头,200多斤的体重,除了有点超重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毛病。

之前带出国团时,一连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也不在话下,近几年也是根本就不知道医院的门朝哪开。

可是,就因为热射病,这么健康的一个人,说没了就没了。

所谓的“热射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重度中暑。

当人体的体温达到40℃以上时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昏迷的情况。

更严重一些会直接损伤到内脏,危及生命。

热射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杀人于无形。

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

可能是飞来横祸,可能是病从口入,甚至可能是我们此刻正呼吸的空气。

可是很少有人会把高温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在我们通常的观念里,天气热最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中暑,哪里会到人命关天的地步?

可是当真的发现是得了热射病时,一切为时已晚,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热射病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

除了像龚哥这样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下的中年人,热射病也特别“青睐”老年人。

老年人被热射病盯上的一大原因是老人在夏天时通常都不爱开空调。

以前我也以为这是不是因为老人节约,舍不得电费所以才不开空调的。

这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炎热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

通常老人多畏寒,不怎么怕热。

一些老人觉得室温并不高,也就没必要开空调了。

所以做儿女的一定要跟家里的长辈科普热射病的危害,即便没感觉那么热,到了夏天该开空调也还是得开。

等到老人都觉得不开空调不行了,室温就已经不是一般的高了。

别的什么事都可以听长辈的,但在开空调这事上不能由着他们,因为他们对于高温已经很不敏感了。

几乎每年都有女子产后坐月子,婆婆不肯给开空调,导致媳妇活活热死的新闻。

年年报道,悲剧年年重演。

连年的极端天气

有人可能会疑惑,热射病的危害我是很有体会了,可是既然热射病这么厉害,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这是因为前几年,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确实还没有那么热,而这几年,极端天气几乎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旋律了。

导游龚哥去世的当天中午,北京的气温高达35℃。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实际上,截止到7月6日为止,北京35℃以上的高温天气多达19天。

是自1951年来最多。

甚至还有5天的温度在40℃以上。

就这两天的新闻,“福建人被确诊为孙悟空”。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几天的福建人,热得就跟被丢进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孙悟空一样。

孙悟空被炖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福建人也不遑多让,最近在35℃以上的高温就有连续10天。

山东人表示,我们被确诊为“甄嬛”了。

山东的天气就跟甄嬛被罚跪那天一样热。

北京人表示,我们被确诊为“哪吒”了。

天天都是踩着“风火轮”去上班。

我说各省份也别比,别卷了。

大家同住地球村,整个村子现在都是一样的热。

7月3日时,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就发布消息说,7月3日这一天是近几百年来最热的一天。

凭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7月3日,地球的平均气温达到了17.01℃。

看到这个数据,你肯定会以为哪里出了问题。

才17摄氏度,哪里热了?

要是这个问题,我不仅不觉得热,我还得添衣服呢。

但你要知道,当我们北半球进入夏天的时候,南半球可是处于冬季。

另外还有常年积雪的南极和北极也被算了进来。

所以17℃的平均气温,不仅高,而且高得离谱了。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测量温度或许是专业的,但在发布消息这件事上显然是有点猴急了。

7月3日这条全球最高温的消息刷屏以后,许多网友表示,美国的历史还是太短了,这才哪到哪。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果然,7月4日的气温破了7月3日的记录。

紧接着,7月6日的气温又“再创辉煌”。

仅仅4天时间,记录就被刷新了3次,等到今年的夏天结束,还不知道这个记录会被刷到多高呢。

还处在冬季的南半球,我们不管它,就说我们北边的事。

要说热,靠近热带的东南亚各国是最有感触。

我们的邻居越南,气温突破44℃,隔壁的老挝半斤八两。

泰国最厉害,把这个记录拉抬到了44.6℃。

东南亚热得理所当然,欧洲呢,欧洲又如何呢?

要知道,之所以欧洲人个个都生得高鼻梁,这是为了适应低温的自然环境。

鼻梁长得高,方便加热冷空气。

但地球再这么热下去,欧洲人的鼻梁估计是得塌了,就跟我们的差不多。

这么高的鼻梁,这么长的管道实在是多余,欧洲哪里还有冷空气给你吸?

至于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估计得往非洲兄弟的方向进化,适应炎热的生活。而非洲的朋友们,大概得进化成一个全新物种了。

今年欧洲夏天的普遍温度也达到了35℃以上,西班牙一马当先,温度飙到了43℃,体验了一把亚热带风情。

这种持续的高温是有迹可循的,近几年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是一个不需要说明的事实。

而也正是因为有迹可循才更加的可怕。

因为就好像7月3日并不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4日,7月6日也不是。

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天,永远是明天。

这意味着,今年的高温依旧不是终点,明年的气温非常有可能再创新高。

那么明年就是这种高温的终结了么?

显然也不会这样的简单,甚至悲观一点想,到目前为止的高温,不过是未来更高温的序章。

数据显示,1979年到2000年,这20年间,地球升温了1.05℃,等到明年,与1979年相比,大概就要高出1.5℃了。

原先全球变暖似乎还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如今已经是眼前无比真实的现实。

可不要小看了这1.5℃,我们人类不管创造了多么辉煌的文明与科学,但说到底只是一种动物。

我们恒温动物对于温度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

我们正常的体温是37℃,38℃的体温就是发烧了,39℃就是高烧。

不过是2℃的温度变化,就可能让一个成年人失去行动能力。

温度进一步升高就会有生命危险。

人体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就是40℃,温度再高,我们身体里的蛋白质就要发生性质的改变了。

这就好比把一个鸡蛋煮熟了。

一个熟鸡蛋还能变回生鸡蛋么?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热射病的致死率如此之高的原因,因为人的身体都“熟”了。

1979年到2023年,地球评价温度上升了1.5℃,再过40年呢?再过40年呢?

气温的升高不只是对个人有影响,对于国家和环境的影响更大。

比如上海,别看上海如今是一个国际大都市。

但是6000年前,都还没有上海这个地方,全都在海平面以下,到了2000多年前,浦东,普陀等地方也都还是海洋。

也就是说,上海的形成,也不过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事情。

上海的海拔只有2米多一点,全球变暖对于它的影响是最大的。

根据科学家计算,如果南北两极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会上升60米,到时候别说是海拔2米的上海。

包括杭州、南京,以及海拔40多米的北京都会被海水淹没。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估计有不少人纳闷,为什么老家的山上竟然能挖出贝壳来。

这就说明在历史上,这一带并不是山,而是海。

沧海桑田,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美国有“婴儿潮”,日本有“团块一代”,可能这几年新出生的孩子,将来要被称为是“40℃一代”了。

出生的差距不仅仅是财富和地位,还有那一年的温度。

#旅行#

#如何看待北京导游中暑去世#

#夏天#

相关内容

从滨海湾到植物园:新加坡旅...
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体现在它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025-08-28 00:45:27
阿森纳晒埃泽酋长球场亮相视...
阿森纳晒埃泽酋长球场亮相视频:完美的欢迎
2025-08-28 00:42:50
原创 ...
引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
2025-08-28 00:35:20
原创 ...
在我国南海北部湾,有三个由海水泥沙冲击形成的冲积岛。 最南边靠近海...
2025-08-28 00:34:46
原创 ...
有些电视剧里面会出现那种打更人,在夜晚的特定时间点敲打木梆子,告诉...
2025-08-28 00:34:36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
哈喽大家好啊,夺宝奇谋玩法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马上就要迎来PK5官渡...
2025-08-28 00:34:29
原创 ...
这位将军是人民武装中大名鼎鼎的“三星少将”,他先后3次被授予少将军...
2025-08-28 00:34:28
原创 ...
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霍尔巴...
2025-08-28 00:34:17

热门资讯

揭秘峨眉山陪爬团队:已陪爬千名... ▲陪爬队员背、扛、抱女游客协助登山 近日,一段多名峨眉山陪爬队员拉、背、扛、抱女游客协助登山的视频,...
紫牛热点|游客在61米高的蹦极... 网传图片 8月26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湖北宜昌西陵峡景区内蹦极绳子疑似断裂,游客掉进水里后被捞起...
莞港合作深化交流会在港举行 助... 中新网香港8月27日电 (蔡博燊 戴梦岚)以“聚力出海赢未来”为主题的莞港合作深化交流会26日在香港...
从滨海湾到植物园:新加坡旅行的... 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体现在它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新加坡,正是这样一个目的地。它既有...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中阿旅行商对接... 8月27日,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中阿旅行商对接洽谈会在宁夏银川市开幕。大会以“共享发展新机遇 绘制共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