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0日兰州,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
诸培弘
从白塔山俯瞰黄河
兰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秦朝算起已有二千多年的建城史,古称金城。它的兴盛得益于丝绸之路,据称在两汉和隋唐时期,从长安出发,经天水、陇西、兰州、乌鞘岭、武威、金昌、山丹、张掖、酒泉、敦煌、阳关并数条分支线是丝绸之路的 “官道”,兰州便是这线路上的重要节点。
中山桥上看黄河
八十年代的兰州, “烟尘一怅望,素衣化为缁,是一个美学上荒凉得可以足不出户的城市,白天看不到蔚兰的天,晚上看不到清亮的星,窗外是高楼,没有地平线,没有雨打风吹可以听着入睡的树”(高尔泰:《告别兰州》)。但现在走进这座城市,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黄河铁桥留影
今天返程是 晚上7点50的航班,时间充裕,便想去 兰州市区转转,特别是想看一看 皋兰山。酒店在新区,离市区有一小时车程。问 昨晚约好的出租车 司机,司机说,可以去五泉山公园,那里是皋兰山的一个景区。
白塔山公园远眺
皋兰山因霍去病独自带领三千人马强袭皋兰山而扬名,此战俘获凶奴名王三十多人,是西汉对匈奴作战不断取胜的开始。五泉山公园有霍去病身穿盔甲,雄姿英发的立马塑像。大多数游客都要在霍去病的名字上摸一摸,以祈去病延年。但也有人质疑此皋兰山并非是霍去病与匈奴激战的皋兰山。《史记》、《汉书 ·武帝纪》中记载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河西战役时说:霍去病率军一直向西抵达张掖,然后在皋兰山同匈奴展开大战。人们往往把这个皋兰山当作兰州的皋兰山,从而混淆了霍去病西征的路线。有专家说:“实际上,汉代在今天甘肃境内应该有两个皋兰山,一个是兰州的皋兰山,另一个就是张掖附近的合黎山,这座山当时也称之为皋兰山。”霍去病同匈奴激战的皋兰山应该是张掖的合黎山。
在五泉山霍去病塑像前留影
刘尔炘题五泉山匾额
五泉山公园在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因有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五眼泉水而得名。我们去时,五泉山公园前的火车站正在搞市政工程,车子只能停在远处。过火车站西路,登上一座立交桥,再穿过一段热闹非凡的集市便来到公园广场。这天正好是端午节,孩子们放假。广场上的古旱柳浓荫垂地,飞扬的柳絮,与孩子们抛洒的五彩缤纷的肥皂泡交织在一起,满天飞舞。我在一群正在玩香烟壳游戏的孩子们背后站立良久,看他们认真和面红耳赤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孩子们的游戏
走近公园,山前大门牌坊上 “五泉山”三个大字气势夺人,为近代著名学者、陇上大贤刘尔炘所书。刘尔炘擅长撰联,1919年至1924年,他募集资金,主持重修五泉山,并为各景点逐一题写匾、联。山水文字相映成趣,为一时园林之盛。他题写的名联“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明白如话,饶有哲理,至今仍横置于五泉山青云梯的门楼上。这种非常独特的形式,可以保证上山的游人抬头仰望,下山人俯视眺看。可惜今天时间有限,没有登临欣赏,殊为遗憾!
五泉山大门留影
五泉山青云梯门楼联(网上资料图片)
越过牌坊,进入正门,门额悬匾为舒同所书“乐到名山 ”四个大字。书者 名气虽大,但所书风格与眼前景致不大协调。这次沿途所见名家题写风景名胜,大多有此遗憾,缺少西北名山大川应有的拙朴、雄浑,苍莽之气,有的寒碜、有的做作、有的草莽,不一而足。
五泉山留影
前些年 来兰州,曾在穿城而过的黄河河床上漫步,而今黄河则洪水滔滔,不见了当年的羊皮筏子,取而代之的是小快艇轰呜着飞驶在河面上激起的浊浪滾滾。我在当年游览过的景点留影,又过中山桥,登上白塔山。原以为从青藏高原下来,登上这小小的白塔山会如履平地,那知还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黄河铁桥看黄河东流
从白塔山巅远眺,兰州城尽收眼底。中山铁桥飞架在激流滚滚的黄河之上,市区高楼林立,对面的皋兰山与白塔山一南一北雄峙黄河两岸。临风凭栏,看黄河东去,观舟车穿梭,不亦乐乎?
白塔山留影
至此,所谓的青甘大环线之游划上圆满的句号。
从白塔山俯瞰黄河中山桥
五泉山留影
白塔山九曲安澜匾额
黄河铁桥留影
从白塔山俯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