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的水司楼最近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调侃中透着对未来的期待。你能想象?这个曾被称为“贵州版布达拉宫”的地方,竟然要变身为高档酒店,吸引游客的眼球!这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和挑战?一起来看看水司楼的变迁之路!
说起独山县的水司楼,不得不提起网友们的调侃:“水里能上下的,是邓伦;水里能飞的,是迪丽热巴;水里住得下凤凰的,是赵丽颖;水里住得下你我他的,叫水司楼。”
这句调侃反映了大家对水司楼未来的发展期待与希望。水司楼作为独山县的标志性建筑,其命运将如何,一直备受关注。
位于贵州独山县的水司楼,外观宛如仙山楼阁,金瓦红墙,层峦叠嶂,背靠青山,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这让人联想到如果水司楼能作为酒店开放,那么在窗前就能看到万家灯火与满山星斗,想必那场景会很美。
同时也会成为游客们拍照打卡的新地方,成为独山县旅游的新亮点。
目前水司楼并未对外开放,但独山县相关部门已经做好了规划。
根据规划,水司楼将会被改造成为净心谷酒店,而这个规划颇有些大。
据悉,独山县已经申请贷款3个亿用于改造水司楼,几乎将其全部替换为砖混结构。
同时还会对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取消原有的商业区和餐饮区,改为酒店客房和配套设施。
外观方面,将会把原有的墙皮全部撕掉,改为玻璃幕墙,同时会在建筑顶部增加玻璃屋顶。
原本水司楼是一座有故事的建筑。2016年,为了打造旅游地标和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当地投资了2个亿,兴建了这座水司楼。
由于采用了木制结构和琉璃材质,水司楼成为全球最高的琉璃陶木制结构建筑,并获得三项吉尼斯纪录认证。
当时有关部门还把水司楼的外观比作是贵州版的布达拉宫。
然而由于投资不善、建设困难、后期经营不善等原因,如今原有的规划已经落空。
水司楼成为了当地的一道风景线,但却无法达到最初设想的吸引游客、带动经济的效果。
这也成为了当地发展旅游、规划建设时需要引以为戒的重要教训。
虽然改造后的水司楼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吉尼斯纪录,但作为高档酒店的身份出现,也算是别出心裁。
毕竟有了水司楼这样的“大招牌”,可以说是倾尽全县之力来发展旅游业了。
同时希望这样的举措能够真正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人受益。
毕竟要想收回投资、获得预期效益,除了水司楼本身,更需要有吸引人前来消费的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
如果能够把握好度和方向,相信独山县未来的发展会更加美好。
水司楼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的命运,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缩影。希望独山县能在这次改造中吸取教训,真正实现旅游业的腾飞!你怎么看待水司楼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或者给这篇点个赞,让更多人关注这个地方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