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很和善”?有游客在西藏那曲近距离“逗”棕熊,景区:屡禁不止
创始人
2024-09-13 13:02:23
0

9月11日,多位在西藏那曲旅游的网友发布的视频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两只藏马熊。有人配文“逗逗狗熊”,近距离拍摄两只熊互相嬉闹、玩水的画面。有人坐在车内向藏马熊投喂苹果等食物,还有人半开车门试图与藏马熊合影时,吸引藏马熊爬行着靠近,其表示“神山的棕熊看着很和善,但大家还是要注意安全,以防万一”。

被游客投喂的藏马熊。图/社交平台

九派新闻注意到,其中一位网友称自己是在比如县萨普旅游景区遇见的藏马熊,而在上月末,该景区刚发生藏马熊疑似突然袭击游客的情况。

当时,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景区内两只藏马熊从未袭击过人,发生此事是因为有游客不顾景区提醒私自投喂藏马熊,导致藏马熊上前抢游客手中的食物,未造成人员受伤。景区考虑到野生动物危险程度,已与当地自然资源局联系,计划将两只熊迁移走。

【1】当地:藏马熊是保护动物,游客投喂屡禁不止,已考虑迁移两只熊

12日,九派新闻联系到比如县萨普旅游景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常有游客投喂藏马熊事件发生,游客对藏马熊都很好奇,即便景区工作人员一直提醒不要投喂,但仍屡禁不止,有不少游客不顾劝阻,私自投喂、吸引藏马熊靠近。

“藏马熊是野生动物,不是景区饲养的,景区范围内藏马熊的数量较庞大。一般藏马熊不会主动靠近人,经常被投喂会让它们养成习惯,看到人就直接过来,以为会喂东西给它。对当地来说,也容易有安全隐患,目前已向县里相关部门申报,计划将两头熊进行迁移了。”他说。

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九派新闻,局里已知悉此事,现在已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并抓紧和县林草局进行沟通,讨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以阻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藏马熊是保护动物,现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做得好,数量也越来越多,一般来说,我们没办法对它们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理,赶也赶不走。尽管确实出现了被游客投喂的情况,但目前并未发生伤人事件,没有在当地造成较大的伤害,只是看着影响不好,所以县里也在调查到底有没有必要把它们迁移走。我们也暂未收到抓捕藏马熊,将其迁移、送至无人区的地方的申请,事情还没进行到这一步。”她说。

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游客对藏马熊进行投喂是今年才出现的情况,如果一直有相关事件发生,确实会对藏马熊自身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局里已向比如县核实、跟进具体情况,也正在向其他县区了解当地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游客近距离拍摄藏马熊嬉闹。图/社交平台

九派新闻注意到,藏马熊即西藏棕熊,又名藏棕熊、马熊、喜马拉雅蓝熊,食肉目熊科杂食性动物,是棕熊青藏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物种,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

科普博主explorer羽睿介绍,藏马熊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甘肃、新疆等地,在尼泊尔和不丹也有栖息地。人们可以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森林、荒漠草原、灌丛找到它们的身影。由于藏马熊通常生活在高海拔的地区,这里生存环境严苛,可获取的食物种类较少,因此,较之其他棕熊,藏马熊的食肉占比更高,攻击性也更强。

据果壳自然报道,藏马熊的脖子后方有一条明显的浅色肩带,看起来像是戴了一条哈达,胸前还有一道别的棕熊一般没有的“月牙”。这让它们的外形亮眼了起来,如果能在安全的地方围观,西藏棕熊可以说是最好看的棕熊亚种。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之后,藏区的捕猎越来越少,棕熊的数量可能增加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喜欢熊。如果让藏民们选择最讨厌的动物,那棕熊必然会高票当选。它们不仅会扒房子,甚至曾杀死人。在藏语中,棕熊叫“དྲེད་མོང༌”,读音和“折磨”很像。

投喂野生动物,对动物、对生态、对人类自己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投喂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破坏种群和生态的平衡;当动物为了食物靠近人类,不仅会让病菌在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还可能咬伤、扑伤人类。

【2】野保会呼吁:游客在游玩时,不投喂、不接触

近年来,关于游客私自投喂野生动物致其生病死亡的事件频发,有的野生动物是因投喂过量致死,有的则是因为不文明投喂致其健康状况堪忧。此前青海可可西里的一头野狼便因经常被过往游客和司机投喂,不但体形变得滚圆,还会向过往车辆摇尾巴、露肚皮讨食。在网友更新的后续视频中,它还开始带着另一只新狼一起来蹭吃。

上海动物园的红猩猩“森泰”因游客疯狂投喂,导致长期饱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代谢疾病困扰。去年9月29日,“森泰”因老年多脏器衰竭死亡。

九派新闻查阅发现,在一些地方出台的条例规范中,已对游客在景区内伤害、投喂动物等行为作出了规制。去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投喂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野生动物。同年10月16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发布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规定加强对观众的管理,防止观众擅自投喂或者惊扰野生动物。

被投喂的可可西里网红狼。图/社交平台

今年7月1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发布《关于严禁投喂野生动物的通告》。通告提醒,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往昔难得一见的狼、旱獭等野生动物频频现身,给社会各界访客带来更多惊喜,但也有个别访客因好奇心和爱护动物心理,出现给野生动物投食现象,特别是前段时间密集报道的可可西里网红狼更是备受公众和网民关注。

给野生动物投喂人类食物,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自然觅食本能,从而影响生存能力甚至丧失野性,影响种群平衡,存在病害传播的隐患。另外,人类食物中的高糖、高盐、高脂肪等成分,会导致野生动物肥胖,影响野生动物心血管健康,还会造成骨骼变形、脱毛、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危害。“为了保护您的自身安全,为了保持宁静的自然环境,为了野生动物的安全,禁止投喂野生动物,让我们共同呵护野生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深圳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刘辉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曾介绍,游客在投喂野生动物的时候,多数有一种猎奇、好玩、关心野生动物的心态,但这些行为混淆了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界限。事实上,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从行为特点和生理需求上有非常大的区别,不能将对家养动物的关爱投射到野生动物上。

他表示,这种投喂行为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严重危害。首先,许多人畜共患病、寄生虫可以在人和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不仅影响人,也会影响动物们;其次,有些人在投喂时,会附加触摸和呼喝的行为,很可能惊吓和伤害到野生动物,而野生动物的应激反应也很可能对投喂人及其他游客造成伤害;此外,长期接受游客投喂的不适宜的食物,尤其是人类加工过的高盐高糖食物,会造成野生动物的消化系统损伤,也可能形成依赖,丧失自我捕食的能力。

刘辉呼吁,广大游客在游玩时,不投喂、不接触,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防止可能出现的互相伤害和疫病传播。

九派新闻记者代梦颖

相关内容

雨润山林秀 菌鲜滇味足(跟...
本报记者 张 驰 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游客在选购松茸。 ...
2025-08-23 08:47:09
安徽4天3夜游费用是多少?...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和另一半总梦想着能有一次浪漫的旅行,远离喧嚣...
2025-08-23 08:44:54
米兰官方回顾意大利超级杯:...
米兰官方回顾意大利超级杯:鸟巢上演的米兰德比
2025-08-23 08:44:03
痛苦面具!萨卡吃了一口英国...
痛苦面具!萨卡吃了一口英国食物后差点吐了出来
2025-08-23 08:43:38
全球及中国女子高尔夫球手市...
基于女子高尔夫球手行业历史发展规律、发展环境与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
2025-08-23 08:41:50
原创 ...
2025年WTT欧洲大满贯,在经历多日鏖战之后,女单八强已经全部产...
2025-08-23 08:40:41
原创 ...
有书君说 乱世出枭雄,乱世亦出大师。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国学...
2025-08-23 08:33:54
历史上的今天 | 邓小平同...
邓小平(1904~1997)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2025-08-23 08:33:52
南宋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南宋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这里全有! 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龙泉窑...
2025-08-23 08:33:51

热门资讯

「西瓜游泳场」夏日狂欢落幕:一... 当最后一片“瓜瓤”被孩子们的笑声染成蜜糖色,8月9日上午在美兰湖畔·大隐书局上演的「西瓜游泳场」夏日...
关于中天门索道例行维护暂停运营... 根据索道设备维护计划安排,泰山中天门索道定于2025年8月26日进行年度检验,暂停运营。其间,桃花源...
时政现场说丨短短几十年、跨越上... 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
北京靠谱的旅行社红榜|精心整理... 家人们,在北京生活久了,发现身边好多朋友都在为选旅行社犯难。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亲自体验了京城众多...
苏杭旅游攻略:揭秘秋季最佳游玩... 一、引言 苏杭,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曲沃:熟悉的地方更舒心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夏风灼灼,何处觅清凉与欢乐?每到暑假,家长和孩子们经常为了如何度过一个舒心快乐...
零所得税生活奢华,富翁纷纷涌到... 受迪拜的零所得税政策和奢华生活方式所吸引,全球富翁正以创纪录的数量涌向这座沙漠城市。 阿联酋特别是迪...
夏季游玩好去处!黄岩这条旅游线... 近日 浙江省夏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新鲜出炉! 汇聚了全省21条夏季精品线路 其中,台州市黄岩区 “活...
原创 2... 坐轿子上山”一直是个比较争议的事。 有人说这是“阶层差异”的体现,也有人说“一分劳动一分报酬”。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