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去过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朋友,八成应该对“青龙镇”这个地方记忆犹新吧?
青龙镇曾为上海第一古镇,且为上海最早的贸易港和经济中心。曾经的它坐落在松江(今吴淞江)南岸,兴盛于唐宋,衰落于元代,是上海商贸史的起源。
在北宋时,单青龙一镇的商税额就已超越华亭县(今松江区),仅次于所属秀州地区的秀州城(今嘉兴市)。
有胆跟一旁富甲天下的苏州地区比,青龙镇也毫无悬念地超过了苏州城外的所有城镇,在全国超万贯商税额的市镇中排名第五。
其实早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国时期的吴国,这里就因建造大破曹军于赤壁的青龙舰而闻名。
时光流转到了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为重振昔日青龙的雄风,明世宗批准析华亭和上海县的五个乡立县,县治设在青龙镇。取青龙镇的首字“青”字,又因划出的版图内赵屯、大盈、崧子、顾会、盘龙五浦交汇,故命名为青浦县。
只可惜立县才刚满11年,随着淞江的岸线东移,河流运力急剧下跌,青龙镇最终衰落废县。
20年后,时任知县石继芳主张迁移县治。经勘察,唐行镇在境内位置适中,又是四面河道往来通衢之处,商业也较为发达,所以就决定将县治迁至唐行镇。
在上海有很多以“行”字命名的地方,比如说闵行、杜行、徐行等,“行”字在古代指的是集市,唐行就是元朝的一位姓唐的大户在此地开设了一家竹木行,后来就发展成了市镇。既然青浦县治已花落于此,再叫唐行也显得不太得体了,故就此改名成了青浦镇。
移治唐行后,青浦就开始挖壕沟、筑城池,建造县署、城隍庙等。据描述,当时的情景:“合众志以经营,乘龙见而始事”,从春季开工到冬季完工,民众不召自来,竭诚效忠。在官民的共同努力下,是年冬,一座高大坚实的新城墙告成。
据记载,当时的青浦镇地形呈龟背形,又因五浦相汇于护城河,所以入城河道的一侧对应着五个城门。
这些城门是这样设置的:镇海门俗称老东门,城外护城河东通蒲汇塘,东门稍北几步是水城门,架于东西向的东门塘市河之上。
观明(宁)门俗称南门,护城河南通柘泽塘,可直通松江。水城门架于与护城河直通的中心市河南端之上。1949年5月14日解放青浦城时,解放军就是从水城门下潜水进城的。
永保门俗称大西门:这里的水面宽,水流湍急,所以最早的自来水厂,曾在此处汲水净化。来苏门俗称小西门:护城河与西大盈江相连,从水路可直达赵屯、苏州方向。护城河连接东西向的三元市河处,同样设有水城门。
拱辰门俗称北门:东大盈江和护城河交汇,水路可直通吴淞江沿途。
青浦城郭虽牢固,可也难以抵御得了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火炮兵器的狂轰滥炸。1862年,清军和洋枪队攻城,用大炮轰击城厢,特别是城南一带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随着一场场大小战争的摧残,人们似乎已经意识到,城内密集如网的江南式河流只会拖慢人们集结的速度,外加周边工厂的污染破坏了水质导致蚊虫滋生传染病横行,只得把城内纵横交错的河道全部填平,改成了今天车来车往的宽阔道路。
东边进城通汽车的道路叫公园路,为了这条路还专门开了一扇艮辰门(俗称新东门)。它夹在镇海门和拱辰门之间,与两门的直线距离仅有两三百米。
这条路的北侧为曲水园和城隍庙,是整个青浦镇风景最胜,游人往来如织的地方。这片古典江南园林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原是县城邑庙的园林,故称为“灵园”。
当时城隍庙按习俗每年向每个居民捐募一文钱,用作庙宇的维修经费,故此园又有“一文园”之称。清嘉庆三年,受知县杨东屏的邀请,江南的文人雅士在园中赏景吟诗。一人触景生情,吟诵出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这一段: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曲水园的名字便应运而生。这片园林与上海市内的豫园、南翔古漪园、嘉定秋霞圃和松江醉白池齐名,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更是青浦的金字招牌。
除了城隍庙外,青浦城内还能通过路名来找到些许历史的痕迹,比如说原来的县衙位于城区的中央(现青浦区实验小学附近)。
于是乎,县衙前面街称为县前街,后面的街叫做县后街(今城中西路一旁)。左右两边的两条弄堂像是左右护法一般,被称为东护弄和西护弄。
除了县城里面的内容,县城外面还有一处盛景,它就位于南门外,名为万寿塔(亦可称为南门塔)。据传,清乾隆八年(1743年),地方官吏奏请减赋轻摇,得到皇帝批准。
当地地主士绅得益不小,为表示感恩,借为皇帝祝寿,募款造塔。在县城南门外大盈浦内涨滩上辟万寿塔院,建塔7层,方形,砖木结构,为上海地区佛塔中最晚的一座。
光绪九年(1883年),有一铜匠上塔偷锡,在熔锡的时候,火苗滴到了塔身的木质结构导致失火,后来就成了一根光秃秃的四方形石塔。
经过了七个月的施工,2009年万寿塔恢复了原貌。由于与印象中的塔差别太大,很多外地人都以为这是平地而起的一座新塔,但其实真正的古塔是包裹在华丽的外壳之内的。
淞沪会战期间,青浦城厢屡遭日机轰炸,青浦古城墙也被炸得千疮百孔。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溃退,青浦古城墙临到终了未能发挥其军事防御作用。解放初期,有着近400年历史的青浦古城已经断断续续,破败不堪。
在1958年的全国城市建设浪潮中,青浦城墙被彻底拆除。如今的青浦古城,就像是一座被无数楼宇包围着的孤岛,唯有过桥才能一睹它的芳容。
相比于整个青浦新城来说,这里也许并不显眼,永远都建不高的古街巷口总是被外围光鲜亮丽的建筑遮盖得严严实实,叫人忽略掉她的存在。可你要是到了青浦,一定不要忘记去拜谒一下这位老先生,只有他才能将青浦的故事给您讲述完整。
好了青浦区的节目到这里的结束了,下一集,我即将讲到的是奉贤区的内容。为了叫更多人留意到《刘峻言航拍记录中国》这个节目,期待下一集的同时,记住务必要点赞、关注和评论。这样才能给与我们更持久的更新动力,为谱写中华城市旅游路线图的公益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