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文为作者原创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温州旅游体验师朱小芹:笔名无晴听风,温州市作协会员。带上自己的阳光,积攒生活的馈赠,让平凡日子里点滴美好都留下痕迹。
那天作为文成龙麒源芳草地度假酒店试营业宣传体验官,在酒店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去游览龙麒源景区。酒店就位于龙麒源山脚,距离景区入口仅5分钟车程。
多年前曾来过龙麒源,这里山清水秀,群峰环抱,优美的风光和浓郁的畲族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访龙麒源,精心改造和提升后的景区,还没来的及去一睹风采;今天走过路过,岂能错过。
刚刚驱车往山路上,导航显示已到景区。
龙麒源,江南的美丽峡谷,一个传奇故事般的畲乡梦境,她静卧在文成县西坑畲族镇的温柔怀抱中。
据说畲族人民为了纪念畲族人文始祖——龙麒,将龙麒作为图腾,又因景区内的山酷似麒麟,昂首挺立的样子倒映在飞翠湖水中,活灵活现,故将这方风水宝地称为“龙麒源”。
龙麒源游客中心在高而悬的崖壁前。停车后见铁索桥跨溪滩,山峦青翠,峡谷神秘而深邃。游客中心前一金字型延展阶梯,似翘首的白色船只,船中央是红花心字型拍照打卡地。
游客争相在此打卡,同伴的无人机开始盘旋。
一入景区,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穿过蜿蜒的山道,首见凤凰观景台。站在此处,前方的凤山和凰山延伸至湖面,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沿山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条W型的河流峡谷,一座巨型铁索桥横切峡谷,这便是好运桥。
好运桥全长362米的铁索桥,是龙麒源的一大标志性的景观;是进入景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游客绝佳的观景台。我们走在索桥上,无人机在上空飞翔,飞翠湖的湖面和山脊,还有桥上的我们,被一一摄入。索桥上我们从桥上往下看,便是碧绿的飞翠湖,龙麒源的河水从这里转了个弯,我屏着呼吸,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梦幻。
跨过索桥,便到了桃源洞。“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穿过桃源洞,更觉溪水清澈,峭壁森然。
龙麒源的溪水清若甘泉,砾石铺底,浅处可见嬉戏的溪鱼,深处却清可见底。
我们在萌宠乐园前逗留拍照,看一池红锦鲤聚集又分散;缘心阁,供奉的是陈十四娘娘的传奇故事,她作为畲族人心中的“陆上女神”,被广为传颂和崇拜。
景区游步道,左边依山,水泥栈道傍山而建,姿态各异的山体神秘多变,山势参差不齐。丰茂的植被,茂密的阔叶林层叠起伏,朝我们翻滚而来。
我们边走边看,昆虫博物馆、十二生肖门、溪雨亭、竹篓桥、龙珠潭……景点目不暇接。
往林深处走着,过鸳鸯亭,来到了穿龙峡。沿峡间栈道前行,远远望去,清澈的玛瑙绿色的溪水深浅变幻着,缓急流水凿穿溪石哗哗而下,顺流而下的水流溅起水花。
我和同伴们徘徊在峡谷的汀步上,走走停停,看溪水在山间穿梭。伴着清凉的风,葱绿的视野,走汀步,过穿龙峡,每一段路都是新鲜的体验。
行至山脊间,却见前方出现一处宽阔的溪河。河水清澈通透,河上无桥,只有一张木筏轻轻漂浮于河面。
木筏两端与溪河两边石壁上分别绑着长长的纤绳,我和同伴跳入木筏,环顾四周,颇有“野渡无人舟自浮”的意境。
离开静僻的野渡,却发现开阔后的溪水褪去了青绿,着上了麦色似的金黄。啊,是“金壁滩”。袒露的溪床在粼粼溪水下显现交错的金黄,金黄色的溪床一直绵延至汀步石坝处。
循着金壁滩与山林绿意辉映的金黄拾级而上,转过一株红楠的树影,眼前豁然开朗。
继续往前便到“畲源世家”。“畲源世家”是一处畲乡的仿古寨墙和庭院,寨墙由大石砌成,高大而厚实,庭院宽敞明亮。不远处还有一个仿古的水斗式水碓,水满碓起,水倾碓落。显示了古代畲民的勤劳与智慧。山麓之下,有一巨大的磐石上刻有斗大的“源”,想必是溪水之源了。
时间匆匆,且走且停,过“畲源世家”,却发现已经在出口处,穿过“人生隧道”,外面开阔的世界有种恍如隔世。
此刻无论你向前看,回头望,还是抬头看,低头观,总能寻着刹那的惊叹。
无晴听风
与你一起分享旅游|随笔|阅读|思考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谢谢你能来,我们下一期见!
作者其它游记请点击:#无晴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