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变成网红乡村度假目的地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程 梁辉森 图/三坑镇人民政府提供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清远清新区文旅市场持续热辣滚烫,5天累计接待游客34.33万人次。其中,打卡民宿、欣赏田园风光的路线受到游客追捧,一批民宿订房率超九成,清新民宿行业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清远清新区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开发利用闲置房屋、发动专业公司参与等,打造了一批乡村民宿品牌,让不少曾经老宅闲置的小乡村变成网红乡村度假目的地。
各方形成民宿发展合力
近年来,清新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但住宿配套等服务从前不是很完善。为此,清新区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清远市清新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将乡村酒店(民宿)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等总体规划中共同部署,持续完善乡村酒店(民宿)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配套。
将一些乡村的老房子充分用起来,是清新发展民宿的一个着力点。在清新区三坑镇,部分老房子长期闲置,缺乏管护。在当地的“旧屋改造+多元运营”模式中,三坑镇布坑村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建设移动民宿,村集体与运营企业按比例分配营业额,村集体分红收益达20万元/年。村民从乡村酒店(民宿)产业发展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受益者,积极性高涨。
当地还推出“土地托管+专业公司”模式,引进专业公司开发村落资源、建设乡村酒店(民宿),支持村集体及农户以土地入股、劳务协作等方式参与发展。其中,三和村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出租闲置土地每年增收14.5万元,就地务工村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每年近5万元。
在这当中,专业公司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清新区引进国内专业乡村民宿产业综合运营商“米墅”,投资1亿元打造全市首个乡村民宿住宿装备规模化生产基地,构建集民宿装备研发生产、规划设计、投资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民宿住宿装备规模化发展。
多项措施支持民宿发展
据记者了解,为支持乡村民宿发展,清新还成立旅游联盟、民宿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加强乡村酒店(民宿)与各类旅游资源整合共享。发挥区内6家国家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客流优势,探索“景宿联动”模式,积极引导乡村酒店(民宿)与景区联动发展、互利共赢。
同时,清新区还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民宿贷”“文旅贷”等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02笔共1.01亿元,为民宿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与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合作共建乡村民宿产业学院,充实行业人才储备,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如今,清新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村庄人气越来越旺,村民收入显著提高。据了解,接下来,清新区将顺势而为,以温泉大IP为核心,整合特色民宿资源,把三坑镇打造成为“岭南温泉第一镇”,系统性推进温泉民宿产业与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的融合发展,让村民在乡村经济中进一步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