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全国旅游休闲街区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宋奇慧,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出席会议。
会上,浙江省湖州市以《建设高品质休闲街区 打造现代化旅游强市》做旅游休闲街区典型发言。
湖州位于长三角地理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文化底蕴深厚,而旅游休闲街区,就是壮大休闲经济繁荣,“1条国家级+3条省级+5条市级”的旅游休闲街区集群,已经成为独具江南烟火气和时尚感的湖州地标。特别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湖州三街”,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营收超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3%和102%。
湖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丝瓷笔茶“四源”之城。秉承“老街当代化、创意产业化、资源综合化”原则,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让建筑可阅读、非遗可体验、文化可浸润,把街区打造成“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大场景。
提升街区颜值。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资本为主体、公众共同参与的街区开发新路径,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陆续对中心城区“湖州三街”和大运河(湖州段)7个古镇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并有机植入“湖丝、湖笔、湖茶、湖学”等湖式文化标识,让街区成为承载湖州文脉的最优空间。
激活街区故居。系统梳理街区内赵孟頫、吴昌硕等湖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资源,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并结合AI、VR、元宇宙等数字技术,提升张静江故居、小西街历史名人馆等场馆展陈水平,开发与名人有关的文创产品和文化演艺项目,使街区文脉生动地展现在游客眼前、记忆在人们心中。
探索街区研学。结合街区内独有的历史、工业、商业遗存,探索街区古建筑研学、非遗研学等“江南文化探源”研学新模式,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夜游游廊,创新湖笔、蚕桑等传统文化业态,让南浔东大街、水口茶文化街区、庾村民国风情街等成为研学产业基地,不断为街区注入新活力。
南朝沈约在《悲哉行》中写到“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首次将旅和游字结合在一起,旅游一词由此诞生。而沈约,就是湖州人。可以说,休闲旅游的基因从千年至今,一直深埋在湖州人的身体里。持续创新场景业态,让街区成为满足年轻人多样情绪的新空间。
厚植街区文艺范。制定《湖州休闲项目投资导引》,集中力量招引街区文旅项目,全市各大街区近3年累计招引项目超300个,总投资20亿元以上,总投资5.1亿元的练溪历史文化街区和总投资11.7亿元的莫干山庾村水街等项目“开花结果”,街区已经成为休闲项目集聚地、青年创业谷和网红打卡地。
提升街区年轻态。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精准引育“自带流量”的概念店、主题店、城市定制店,提升周生记、丁莲芳等“湖州味道”特色美食业态,孵化外滩五号咖啡等首店,举办汉服文化节、开放式剧本杀等街区漫游活动,让街区成为年轻人来湖旅游休闲的首站。
共享街区烟火气。做深文商旅融合文章,延长“白+黑”休闲时间轴,把江南市井和现代商业鲜活的呈现在游客眼前,打造小西街创意生活市集、布谷里集市等特色街区市集品牌,从早市的炊烟到夜市的人声鼎沸,让游客在街区里沉浸式体验“百坦”的江南生活。
当前,大众旅游时代正加速“小众旅游目的地”养成。围绕“湖光山色 度假之州”主题品牌,持续孵化差异化的街区品牌,探索多样化的运营模式,让街区成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体验美好生活”的窗口。
跟着原乡人漫步街区。专门成立市文旅集团,统筹中心城市街区运营管理,形成以专业机构负责招商管理,社区、街保公司、商户共同参与的街区运营模式,推出十条“最江南”Citywalk路线,串联沉浸式演艺、青年剧场、深夜食堂等活力业态,深度打造流量入口。
跟着大荧屏解锁街区。保持与央视等主流媒体牵手互动,吸引《大运河边的人们》《记住乡愁》等热门影视作品在街区取景,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等热门综艺在街区录制,让越来越多人跟着影视来湖州、跟着综艺游街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跟着新达人打卡街区。深入研究游客的消费习惯,推动各大街区与抖音、小红书等头部平台深度合作,邀约百万级粉丝量的头部达人,担当“湖州文旅推介官”,保持与游客双向奔赴,掀起畅游湖州街区热潮。据统计,“湖州三街”今年一季度全网传播量达335万次,位列全省旅游休闲街区第1。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