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柬埔寨街头,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街上乞讨,这些画面原本不足为奇,但近期网友爆料大街上出现许多对游客死缠烂打的儿童乞讨,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儿童对游客死缠烂打只为乞讨谋生,还是另有隐情?一个个乞讨身影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记者走访,揭开这些未解之谜。
乞讨儿童的背后
一名在金边公共场所乞讨的9岁女童对本地记者说,她上到2年级的时候就辍学了,她本不想辍学,更不想乞讨,但如果不乞讨就没钱养家糊口。
据了解,她曾经在一家组织机构学校读书,因为机构只帮助她上学,她学习的话,家里没有人帮忙赚钱。
她告诉记者,以前上学时候并不开心,因为父母不满意,加上偶尔被教师批评,后来她决定辍学了。
在干拉省乞讨的8岁男童称,他家里有5个孩子,没有人赚钱养家。他跟3个儿童一起在街上乞讨,之后便一起分钱,每日能讨到2万到3万瑞尔(合约5美元~7.5美元)。
另一名6岁女童也表示,她每天能乞讨到2万瑞尔,她只乞讨半天,因为她要上半天课。
6月1日国际儿童节,有本地媒体在金边市内拍到儿童顶着烈日在街边乞讨,有些儿童是跟着大人出来乞讨的。西港网友前阵子曝光几名乞讨儿童对游客死缠烂打,直到拿到钱才善罢甘休的的画面,也一度成为热议话题。
不少网友评论,海滩的确出现好多死缠烂打的乞讨儿童。这不仅影响当地秩序,甚至可能导致其他儿童放弃学业“效仿”。有的家长生了很多孩子,却将孩子当成“赚钱工具”,教唆他们四处乞讨,如果乞讨不到钱或殴打、不给饭吃等。
也有人认为,乞讨儿童令人心生怜悯,但部分儿童为讨钱对游客路人死缠烂打,不仅破坏游客的心情,也影响当地市容市貌。
人民发展与和平中心(PDP-Center)主席荣金恩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指出,实际上,如果这些乞讨的儿童是被人被安排指使上街乞讨并从中获利,那涉及到了童工劳动,而且会导致更多儿童加入乞讨队列中。
荣金恩说:“他们没有上学,而是被操纵和受迫出来乞讨。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些父母在看着他们孩子乞讨,如果这些儿童不努力乞讨,就会被威胁......”
他建议大众理智看待该问题,心生怜悯是一回事,但不应该有童工劳动,这会对儿童的未来造成负面影响。
柬埔寨社会事务部发言人杜占尼表示,实际上,该部门有采取措施解决儿童到处乞讨的问题,但结果甚微。
杜占尼说,社会事务部为他们安排住宿地点、抚养并让他们上学,但他们似乎不满意政府的帮助。他们认为,在街边生活更自由,而且也方便赚钱(乞讨)。他不支持路人给他们钱,但柬埔寨人习惯行善。
有人认为,儿童身体与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行为思考能力。部分儿童是否被利用博取同情和关注来获取利益,值得当局加以调查、干预。同时,当局应加强对乞讨儿童群体的引导工作,尤其是从儿童走上街头乞讨之前的预防,调动社会资源,通过对问题家庭进行早期的支持、干预等,来减少儿童乞讨这样的现象。
该不该施舍?
针对这件事,一位金边市民表示,每次看到儿童在大街上到处乞讨,总觉得他们很可怜,但他爱莫能助。
一名白领也表示,上下班总能见到乞讨的儿童,他们甚至在红灯时走到大马路上乞讨,好一点的手拿抹布或鸡毛掸子为等绿灯的汽车擦车窗。
“我每次在路上行驶都有点害怕,生怕一不注意就摩擦到这些儿童,虽然可怜,但他们这样太危险了”,她说道。
她认为,不应该给他们钱,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其他儿童跟着学。“如果我们不施舍,他们失败率高了,可能以后不会继续在大马路上乞讨,这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希望当局能着手干预,让这些儿童可以上学,不要继续乞讨。
另一名在金边的中国人表示,一开始来的时候,在饭店吃饭,也有年长一点的儿童带着年幼的小孩乞讨,看着他们无辜可怜的眼神,出于同情会给点钱。后来发现,这两个小孩每天都会在附近出现,后面再也不给了,他们应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而不是流窜街头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