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灰叔
在一个梦境中,唐宋的诗人们齐聚一堂,评选全国最美的旅游景区。
苏轼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看西湖不错。”
杜牧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选扬州。”
张继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感觉苏州最美。”
刘禹锡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还是洛阳美,国色天香。”
孟郊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气派,无与伦比。”
李白发言:“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剡地风景,领先全国。”
杜甫附和:“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这个地方,来了就不想走。”
高适问李白:“大哥,剡是什么地方?我好像没有去过。”
李白一笑:“绍兴南,宁波西,剡溪、剡县、嵊州,说的都是这里。剡溪山水甲东南,快点去吧,可好看了!”
主持人兼秘书贺知章总结:“其他地方都是一票,只有剡溪两票,剡溪为全国最美景区!”
这梦境并非空穴来风。据统计,《全唐诗》记载的2200多位诗人中,有300多位曾游历剡溪。《唐才子传》收录的278位才子中,有170多人游历过剡溪风景线。所以,嵊州才有了千年唐诗路。再加上晋代、宋代及明清诗人,总数达400余位,在这里吟咏剡溪风光,挥洒才情,留下1500多首咏剡溪诗篇。其中,李白对剡溪情有独钟,曾四次到越,三次入剡,两次登天台,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传世名篇。
今年,记者得知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的年会将在浙江绍兴及嵊州举办,对“嵊”字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山”加一个“乘”,该读什么?读“shèng”。一个“山”,“乘以”某个数,得多少?乘以一,是一座山;乘以二,是两座山;乘以四呢,是四座山。对了,一个绿洲,四面皆山,就是“嵊”的含义。四周之山,不是整齐的山、密封的山、光秃的山,而是错落有致的山、沟溪有水的山、枝繁叶茂的山。
而“剡”(shàn)字,两个“火”加“一把刀”,看似凶猛,实则寓意吉祥,既有锐意崛起之意,又含充裕安定之韵。
嵊州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更是荣誉满载。它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还是中国越剧之乡、领带之乡、花木之乡、香榧之乡、厨具之都、世界著名茶乡以及小吃文化名城。在经济发展上,嵊州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十分可观。
嵊州的三张名片: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和百年越剧诞生地,更是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万年文化小黄山,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自然风光赏心悦目。
千年剡溪唐诗路,是一条江山如画的风景路,也是一条文采飞扬的诗词路。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这里激情澎湃,挥毫泼墨。
百年越剧诞生地,中国第二大剧种的越剧,在这里发祥,从这里出发,以江南的灵气、诗画的韵味,优美的曲调、典雅的表演,走向全国,流传世界。
站在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的大舞台下,欣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家有个小九妹”“手心手背都是肉”……优美的越剧之音,萦绕在耳、绕梁不去。据说,光是嵊州一地,就有200余座这样的古戏台。
培养一众越剧演员的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是一座绝美的建筑,也是一个新星的摇篮。古老的艺术,国粹的精华,练功房里的唱念做打,声乐房里的音韵悠扬,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力量。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嵊最先。诗情洒满路,剧意驻心间。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韩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