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信息化的浪潮铺天盖地而来,新的社交媒体和平台不断涌现,迅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传统旅游目的地,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在这股汹涌的洪流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新兴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传统景区在激烈的竞争中渐显疲态。在这场变革中,刘兵作为国艺中联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敏锐地洞察到了传统旅游目的地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他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传统旅游目的地重振雄风的策略和方法。
刘兵认为,传统旅游目的地的重振,需要从可持续的旅游形象宣传、紧跟产业发展潮流、不断拓展旅游吸引物、追踪新兴业态以及创新发展民宿旅居等多个方面入手。
可持续的旅游形象宣传
刘兵强调,持续的宣传和营销活动是维持和提升传统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键。传统旅游目的地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背景,只要能够在市场上持续发声,就能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他以四川九寨沟为例,九寨沟在经历了2017年的地震后,通过数年的恢复和在2021年举办的全省旅游产业大会上宣布全面开放,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恢复了其在业内的地位。
紧跟产业发展潮流
刘兵指出,旅游目的地必须紧跟市场环境和消费趋势的变化,以保持行业的影响力。黄山旅游的发展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黄山旅游通过“走下山,走出去”的战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改造景区内的基础设施,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水平,也增加了游客的消费体验。
不断拓展旅游吸引物
刘兵认为,任何传统旅游目的地要长盛不衰,必须不断拓展或创新旅游项目。例如,苏州在保持园林旅游的同时,开发了古镇旅游和特色民宿,无锡则通过灵山大佛、拈花湾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及时追踪新兴业态
刘兵强调,新兴业态的出现能引发市场关注,并提升目的地形象。他以湖州安吉县为例,安吉通过发展滑雪、露营、音乐节等新兴业态,成功吸引了游客,并提升了旅游竞争力。
创新发展民宿旅居业态
刘兵指出,特色精品民宿的引入,能够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提升旅游体验。丽江、大理、三亚等地的民宿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这些地方的吸引力和市场化宣传效果。
在谈到具体项目时,刘兵特别提到了由国艺中联创新升级的“遇见园博园”项目。位于湖北荆门市的“遇见园博园”是在原“荆门园博园”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造提升而成,以荆楚文化为贯穿,形成“一环、一区、十二驿、二十四园”的整体布局。
“遇见园博园”通过系统植入荆楚文化IP,以“文化IP+沉浸夜游”的模式打造出一站一特色、一步一景的荆楚世界。该项目不仅注重夜经济的发展,还通过各种创意景观和互动演艺活动,增强了游客的沉浸体验。刘兵介绍说,“遇见园博园”每年举办大量的文旅活动,如非遗打铁花、遇见荆楚光影实景秀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国内文旅转型的典范。
“遇见园博园”还充分利用原有场馆、设施和景观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和商业引入,推动园博园的转型升级。通过经营业态植入、历史文化活化和文旅IP营销等方式,项目不仅提升了园区的整体形象,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成为湖北文旅产业的新标杆。
刘兵在访谈中所分享的见解,深刻揭示了传统旅游目的地重振雄风的关键所在。他强调,通过持续的宣传、紧跟市场潮流、创新项目和引入新兴业态等多种策略,传统旅游目的地可以焕发生机,重新获得市场的青睐。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