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1日报道,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全国各地以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民俗休闲活动,创造出一批受欢迎的文旅项目,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并推动了市场消费的显著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蕴指出,传统假日消费的不断创新,符合我国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消费升级的趋势。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潜力依然充足,具有强大的韧性。
在2024年的端午节假期中,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保持平稳有序。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达到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短途游在这个假期中特别受到欢迎。携程的数据显示,周边游及本地游订单占据了假日近7成的旅游订单,端午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了近两成。杭州、南京、上海、广州、苏州、北京、天津、济南、成都、深圳等地成为周边游的热门目的地。
"2小时高铁圈"为代表的周边短途游引领了假日风潮。携程的端午报告显示,1-2小时的高铁圈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等地区。其中,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北京-天津等线路成为热门选择。
年轻人成为了端午出行的主力军。携程的数据显示,端午三天假期,主要出游人群集中在90后、00后及80后,分别占比为37%、25%和25%。00后的出游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近30%。自驾客群也更加年轻化,携程租车数据显示,端午假期90后租车订单占比40%,00后订单同比增长150%。
游客越来越偏爱选择灵活化、个性化的出游方式,短途自驾游依旧火爆。携程报告显示,短途周边自驾游占比高达九成,客源一半来自一线城市,同城取还车的比例达94%。成都、三亚、乌鲁木齐等城市成为自驾游的热门目的地。
"新中式+旅游"的模式激活了假日文旅市场。近年来,"国潮风""新中式"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促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为文旅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激活了假日文旅市场。
途家民宿平台上的数据显示,含"龙舟"、"端午"、"香包"等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增长了3倍,相关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了五成。携程的数据也显示,举办龙舟赛事的地区租车订单量和旅游订单同比都有显著增长。
非遗市集也成为端午假期的热门去处。在成都举行的第五届四川非遗购物节·天府非遗市集上,众多川渝非遗手工艺品和非遗美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此次市集还为四川省欠发达县域的非遗产品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的平台,既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也帮助了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实现了增收。
各地在端午节假日期间还推出了特色消费场景和惠民措施。广东省推出了602项文旅惠民措施,包括发放文旅消费券、景区优惠减免门票、公益性文艺演出等。北京结合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开展了2100余场各类文旅活动。湖北武汉推出了"乐购武汉"消费系列活动,通过景区门票减免、购物券、商超促销等活动,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
王蕴表示,各地在营造良好消费氛围、打造有获得感的特色消费等方面积极作为,以促消费为抓手带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消费的持续较快恢复和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下一步,应从供给侧进一步发力,提供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
端午节的文旅活动和消费趋势显示了我国文旅市场的活力和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文旅市场将继续推出更多创新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文旅市场的繁荣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