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吕梁讯 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又恰逢端午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交城县文旅局、交城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的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城片区)创建宣传和交城非遗展示体验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过往市民、游客集中宣传了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城片区)创建成果和非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邀请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为市民、游客展示介绍非遗产品,营造了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浓厚氛围。“今天我本来是和妈妈、妹妹一起来这边游玩的,然后走到这里,看到了宣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他们不单单是艺术品,更是精神与文化的传承,非遗文化值得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了解。我们要为非遗文化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宋劲骁和妹妹宋婧瑶被现场展示的非遗产品深深吸引着。
在交城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举行的非遗体验活动中,讲解员耐心细致地向孩子们介绍了非遗历史文化,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一同体验了包粽子,大家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捋粽叶、填糯米、裹粽叶、扎捆,一个个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粽子瞬间成型。在香囊制作区,孩子们填充、扎口、穿线一气呵成,一个个玲珑夺目、立体饱满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在剪纸体验区更是吸引了众多爱好剪纸的群众前来参与,一张张红纸上下翻飞,一把把剪刀灵活转动,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很快便跃然于纸上。另一边趣味十足的赛龙舟游戏更是在一声声“加油”声中把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大家在欢乐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我们交城县是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今天我们很开心来到了交城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参加了非遗体验活动,我们亲自体验了赛龙舟、包粽子、点珠砂、做香囊、参观非遗展厅,在非遗展厅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非遗文化,交城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8项、市级6项、县级135项,通过今天的非遗体验活动,在我的心中埋下了发扬传统文化的种子,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要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弘扬交城传统文化。”收获满满的交城城北小学学生郭海博开心地分享着今天的收获
刚结束剪纸的刘江体会到了剪纸的乐趣:“在端午节之际,可以参与交城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的剪纸活动,感到很开心,在剪纸的过程中,我能够静下心来感受剪纸带来的乐趣,今后我也会带着家人和朋友多多参与此类活动。”
交城县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市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大家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认识非遗、体验非遗,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