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我们充分挖掘湖州市可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物资源
推出了七条文物主题游径
下面,就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步入
第一条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
走近苏轼与湖州的那段悠然岁月
苏轼酷爱湖州,对其评价不逊于杭州,“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他一生中先后五次来到湖州,处理政务,题诗赋词,吃喝游玩,使这座江南清丽之城充满着浓浓的苏氏文化气息,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湖州与苏轼产生文化共鸣之地。
道场山
我从山水窟中来,犹爱此山看不足。
道场山,因南朝梁时如讷禅师筑庵(即小庙)于山而得名。历史上“道场晓霁”被列为“吴兴八景”之首。
金盖山(何山)
归自道场山,遇大风雨,
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烛捧砚,
写风雨竹一枝。
金盖山又名何山,云巢山。据清光绪《乌程县志》载:“峰势盘旋宛同华盖名。”又因“金盖故多云气,四山缭绕如垣,少焉日出,云气渐收,惟金盖独迟”,故又名云巢。旧有“金盖二十八景”之说,其著名者有:金盖出云、菰城晚烟等。
飞英塔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始建于晚唐。唐咸通中,有僧名云皎,游历长安,得到僧伽授予的“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建石塔藏之。北宋开宝年间,增建木塔于外,形成“塔里塔”,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现”之义而名“飞英塔”。元丰二年,苏轼忽然兴起,与友人再次往飞英寺而去。他兴起而至,寺内住持始料未及,急忙撞钟集合众僧相迎,忙乱之际,还有和尚“颠倒云山衣”的小故事。
……
苏轼与湖州的精彩故事还有很多,接下来请扫描二维码,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坡行旅,去听听那位才子的朗朗笑声,感受他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
一起探寻苏轼与湖州的故事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