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南疆的游客,多来位于塔什库尔干县的盘龙古道打卡,因为网络上关于盘龙古道的神奇传说太多了。
我也不例外,但它不是我唯一目的地。因为,那里的神奇与美景远不止盘龙古道本身。
盘龙古道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南,是西从G314向东连接瓦恰乡的盘山公路。长度仅30余千米,却拥有500多个弯儿(也有600多个的说法),可能是国内30千米里程弯路最多的盘山道。
也有网友试图描述它有多陡。即从海拔3000余米上升到4200,似乎很陡。
但实际上,它是沿着不算太陡的山坡上升(或下降)左右摇摆式的坡路,并非真正意义的盘山路。
粗略估算,公路所在单面山坡总体坡度为9°(斜坡的上升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为16%),但公路因左右摆动缓慢升降,比起山坡坡度要小得多,大概是山坡坡度的1/2,即大约4.5°。
盘龙古道卫星图局部
这样的坡度,与实际驾驶感受相当,即属于坡度相对较小的山路,没有攀升陡坡的惊险。
然而,它真正的奇妙与惊险,不在坡度,而在密集的转弯弯度。
最密集之处,S形弯儿、U形弯儿“挤压”在一起,就像弹簧的截面图,相邻弯路之间几乎平行,且相距只有几米的距离。转弯处的弯度刚好与小型车最大转弯半径相当。
驾车者需要反复左右转弯,视线范围所见其他弯路上的车辆,只是不停地摆动,一时无法判别它的去向。
就像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横波曲线一样左右震荡,车则成为曲线上的动态质点随波摆动。
这才是“高原天路”——盘龙古道驾驶体验的奇妙之处!
宣传口号说得好,“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这句口号本身吸引了无数人。
盘龙古道的美在于它本身,如同横跨山岭上巨大且灵巧的曲龙。除了奇妙驾驶体验以外,必须停留下来欣赏它本身(设有多个观景台)。
多个观景台可以俯瞰“盘龙”的局部身姿。
东段从高往下看,可以欣赏它最清晰的曼妙摆动身姿。从低处仰视,盘卧在山坡上也是一样美。
可能更多的自驾游客没有注意,山顶一带在“盘龙”身边,有如雪如霜之物覆盖,与远山的雪山遥相呼应,更凸显了“盘龙”清晰的线条。
这显然不是雪也不是霜,而是盐。
远景白色是雪山,近景白色为“盐瀑”
远景白色为雪山,近景白色为“盐瀑”
雨水将含盐地层(盐岩)中的盐溶蚀出来再结晶,留在山坡凹处。是为高原干旱地区特有的地质奇观。与阿克苏世界盐谷的盐谷盐瀑属于一个类型,只是规模体量小一些。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尤其与盘龙古道互为映衬。
盘龙古道所在山脉,为西昆仑(山脉)的支脉上。东为西昆仑主脉,西和西南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
站在盘龙古道的高处,可以同时遥望欣赏西昆仑的雄姿、帕米尔的逶迤、喀喇昆仑的壮丽。
特别是下山(或东或西)较直路段,(眼前)就仿佛驶向圣洁无边的神秘世界(蓝天、白云、雪山、白沙、草原、旷谷)。
编辑
要知道,这可是肉眼可见世界三大山脉(高原)的最佳观景点,且与“盘龙”曼妙身姿融为一体。
只为打卡盘龙古道本身吗?
应该是心怀“盘龙”,望眼诸山脉交汇的壮观“屋脊”(古曾称帕米尔地区为世界屋脊)奇美世界。
打卡盘龙,就要进入东端的谷地——瓦恰乡,那才是自驾盘龙古道的目的地,否则就算白来。
瓦恰乡 ,隶属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盘龙古道的东端谷地。它才是盘龙古道的目的所在。
单纯打卡盘龙古道就像“买椟还珠”一样,丢掉了旅游审美的核心。
瓦恰乡地面高度在海拔3400—3600米之间,属于西昆仑山脉中的谷地。瓦恰河流经乡境,它是塔什库尔干河的支流,而塔什库尔干河是中国最大内陆河塔里木河的上游支流之一。
瓦恰乡得到西昆仑雪山冰川融水的不断滋养。
瓦恰乡就是绿洲之谷,山上是雪山冰川、山腰是莽莽荒原局部白沙漫漫,谷底则是河流、草原,还有塔吉克风情乡村和遍地牛羊。
蓝天白云雪山笼罩下的碧绿草原,可以瞬间溶解你的凡尘和喧嚣,美妙绝伦,无以言状。
不止如此,谷壁可见怪石林立的“千佛崖”和彩山,成为崇拜雪山草原的群雕,亦为奇观。
要打卡盘龙古道吗?别错过了盘龙古道系着的高山谷地神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