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不久的“520”,古城耦园婚姻登记服务中心预约爆满。
不止“520”,耦园自启用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不少新人选择在此见证人生重要的幸福时刻。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为近4200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结婚登记办理量占姑苏区结婚登记办理量的三分之一。
耦园何以受到新人追捧?因地制宜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营造独有的苏式浪漫正是其“出圈”的关键因素。
修旧如旧,让园林“保”下来
耦园三面临河,隐于古城寻常巷陌之中。其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后由苏松太道道台沈秉成购得,设计重修后,夫妇二人隐居于此,更名为“耦园”。“耦”亦通“偶”,寓有“夫妇归田隐居”,又有佳偶天成之意。
修“樨廊”,打通“走马楼”,堆叠花坛种植牡丹……耦园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修葺庭院、修剪花木,或保留原有材质,或使用原有工艺,历经多次修缮,得以复原整体环境与历史风貌。耦园,在2000年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缮的同时,耦园在保护传承上下足功夫。耦园收集了大量关于园主沈秉成夫妇的文史资料,并收购了一些扇面、书法手札、砚、墨等藏品,复原了书房场景,展示沈秉成夫妇所作诗集《鲽砚庐联吟集》和所收藏的碑帖、字画等,让游客直观感受当时园主夫妇以文会友、读书作诗的生活。
焕新功能,让遗产“活”起来
苏州园林追求自然之美,在布局上不讲究对称,但耦园却恰恰相反。园中黄石假山、湖石假山成双,“筠廊”“樨廊”成对。园内一花一木、一石一山、一楼一阁、一联一对,都留有沈秉成夫妇缱绻岁月的痕迹,更留下了“耦园住佳偶 城曲筑诗城”的佳话。
保护区、姑苏区做精做优“续、多、新”三篇文章,坚持“使用是最好的保护”,深入探索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路径。正是挖掘到耦园独特的浪漫优势,姑苏区与耦园合作,成立全国首家古典园林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以园主沈秉成夫妇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利用古建筑、现代元素、声光特色等方式,推动婚姻登记从“办公程序化”向“江南美学化”转变。
身着华服的新人,徜徉在山水园林间,走过日月花窗,漫步筠廊樨廊下,许下爱情的誓言,将“佳偶天成”的美好姻缘融入到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中。苏式浪漫,莫过于此。
同时,聚焦婚产联动,耦园积极开展园林婚礼场景展、明制婚礼;与品牌金店合作,设计充满爱意的文创产品;与书香酒店集团合作,让幸福婚姻牵手在爱情古典园林,婚宴礼成于书香酒店,打造一站式园林婚礼旅游目的地。这座“爱情园林”正在崭新的面貌赋予古典园林活化利用的新内涵。
新闻多一点
事实上,除耦园外,苏昆剧院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也是姑苏区着力打造的一处特色婚姻登记点。该中心以经典昆曲《牡丹亭》中的爱情故事为背景,以内涵隽永、源远流长的昆曲见证百年好合、历久弥坚的美好婚姻,受到了不少爱好传统文化的新人青睐。
园林是凝固的昆曲,昆曲是流动的园林。两者均彰显着精致典雅的江南文化特质,映射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耦园、苏昆剧院设立婚姻登记点,把婚姻登记与园林、老宅、昆曲等苏式特色相结合,是古城为新人营造浪漫婚姻的一项绝佳创意。
当前,围绕“中心+”“文化+”,保护区、姑苏区正积极发挥区域文旅资源优势,以推进婚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因地制宜推动“婚庆+文化”“婚庆+创意”“婚庆+旅游”等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幸福创意和浪漫消费的首选地。
今年,保护区、姑苏区在《推动婚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基础上,又创新推出“1+8”久久甜蜜事业+甜蜜产业婚姻服务融合体系,以耦园、苏昆剧院2个特色婚姻登记点为载体,策划虎丘婚纱城品牌矩阵项目、桃花坞甜蜜产业园集聚项目等8个婚姻产业服务项目,开发更多具有姑苏文化特色又迎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产品和项目,做强“甜蜜经济”。
姑苏发布出品
来源:区委宣传部杨露 区民卫局
部分图片:苏州园林官微
编辑:江玲
点赞+在看!
马上分享小伙伴↓↓↓
上一篇:本周四,这场活动等您来~
下一篇:晋城人文景观的魅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