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开发区投稿邮箱:dzbxxzx@163.com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奋力推进开发建设、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园区配套越来越齐、工业经济越来越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搭乘发展春风,广大群众充分发扬着苦干实干、开放创新、拼抢争快、勇攀高峰的开发区精神,用勤劳双手拼出好日子。
新鲜出炉的干豆腐
伴着和煦的暖阳,笔者来到了罗旭家的豆腐坊,作坊位于大龙开发区大龙堡村大龙中心完小对面,面积不大,但却明亮整洁,烤盘上布满了新鲜出炉的干豆腐。
“做豆腐可是个辛苦活儿,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泡豆,第二天起床就像陀螺般忙个不停,要花费十几个小时,才能做出色泽鲜艳的豆腐。”罗旭说。
干豆腐以其薄而有弹性、味美而色正走俏。“别看豆腐小,这里面门道可不少。”罗旭认真地说,除了原材料要选好之外,手法也是必不可少的,马虎不得。
磨浆
“我们作坊采用的都是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滤渣、凝固、压制、晾晒等传统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干豆腐,色泽亮丽、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老顾客刘先生表示:“这家干豆腐作坊的豆腐味道独特,吃起来口感香滑,回味无穷。每次路过都要来买一些回家,全家人都喜欢吃。”
起初,我们的作坊规模很小,工序十分复杂,做起来相当麻烦,光烤干就有三四道手续,翻来覆去,都是全手工,后来规模扩大了,订单多了,忙不过来,作为一个手工作坊,产量一直是绕不开的“结”。后来买了豆干烘烤箱,产量和人力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工作中的罗旭
“刚开始,我们每天都自己出去摆摊卖,以前都在田坪、万山、林冲等地售卖,起早贪黑那是家常便饭。现在有了稳定客源,也批发给农贸市场、超市等等,豆腐批发3.4元/斤,零售5元/斤,就不用经常出去。”罗旭的妈妈说。
罗旭表示:“30年来,我家干豆腐作坊历经两代人,我们始终坚持古老的制作工艺,接手十年来,我也深深热爱着这份传统手艺,并将不断改进和创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家乡的干豆腐。”
美味的干豆腐
传统工艺不仅是一种食品制作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生活情感的传递。在大龙开发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新一代手艺人,希望这份传统将来继续传承发扬,为人们带来更多美好。 (唐芳 张玲)
编辑:张 玲 校对:张 玲
审核:全 会 监制:潘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