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轨是云南一张闪亮的历史文化名片。近年来,米轨打卡成为不少昆明市民和来昆游客热衷的游玩方式。开屏新闻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昆明的东边、北边和西边,米轨的吸引力太大了,可以说,从白天到晚上,米轨周边都是市民喜欢的出行目的地。
吸引超50万人打卡
1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跨国铁路——滇越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铁路的起点就在现在的昆明火车头夜市旁的火车北站。而今,从穿金路火车头夜市入口朝着火车北站走700多米,在此地块,最近两年的人气越来越旺,成为昆明人打卡必去之地。进入火车头夜市,可以看见一列很长的火车车厢。车厢被改造成烧烤和奶茶的售卖地。在这种环境下就餐,别有风味。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燕青表示,在奥斯迪米轨·繁花街道范围内,所涉及的米轨长度约为800米。在此区间内,来访游客可以参观北站铁路博物馆,了解米轨铁路文化;可以游览火车头夜市,品尝美食风味;可以鉴赏5月蓝花楹公园,见证繁花盛景。
街道内的米轨保留了曾经的站台并进行了修缮,同时展示昆明铁路发展历史。近两年来,吸引了超过50万人前来参观打卡。
2022年,昆明市相关部门共同保护开发米轨铁路资源,规划拟复通昆明北站至石咀12公里铁路,先期建设米轨西园路至小菜园街区及绿道,通过“米轨+业态+绿道”的方式,打造集人文、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线性景观。同年6月,麻园至小菜园米轨街区项目建设方案通过五华区规模化特色集市评审,项目正式开工。李燕青表示,北站将与石咀铁路段遥相呼应,为打造集人文、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线性景观共同努力。
米轨焕发新活力
在人民东路东华小区、田园里附近,一条长1公里多的米轨集市呈现在市民眼前。靠东华小区一带的芳华里米轨文创集市长618米,自2017年打造以来,呈现出酒店、餐饮、办公等业态复合经营的状况。沿着米轨向北,在田园里一侧,一段长约700米的米轨新集市已在装修打造,即将面向市民开放。
芳华里米轨文创集市是我省首个依托米轨打造的文创集市特色街区,集特色美食、非遗文化、文创产品、景观打卡等功能于一体。沿着米轨前行,一些餐饮广告牌上的内容让人感觉很接地气:自助烧烤29.9元/位,不仅有荤素食材,连酒水都全包。一位附近的居民说,来这儿就是看一下轨道风景,另外在轨道上吃烧烤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他自己也喜欢邀请两三好友,来这里边喝啤酒边吃烧烤。
据了解,芳华里市集分三个阶段进行打造,目前打造完成的摊位注重城市里的烟火气息;第二阶段将着重吸引各类艺术家、美学主理人入驻,通过举办音乐会、艺术展览等各类文艺活动,不断提升芳华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第三阶段将重点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形成一批能够复制推广的发展经验,增加一个能够彰显官渡文化特色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地标。
该集市管理方相关负责人闫蕊介绍,芳华里米轨片区除了沿米轨打造的摊位外,还有29栋楼房比较有特色。目前,其中9栋已开办为养老院,其余为公寓、办公室、酒店三种业态。2017年开始,每年夏天都会有来自上海、湖北等地的中老年人前来度假旅行。另外,现在流行的“数据游民”,其实很早就有一些将办公地点安置在此。去年,芳华里还开始开展知识分享活动,先后邀请了中国博物学权威、蜜蜂博士、斯坦福大学生物博士等相关人士开展讲座。
沿着米轨朝北走,一段长约700米的米轨新集市已在装修中,这里被命名为米轨MAP,即将面向市民开放。从整体环境、单体建筑的设计打造来看,这一业态的呈现会更加高端。“这一段可以利用的空间比较大,最小的单体建筑都有300多平方米,再加上外摆院落,面积更大。这一段会以餐饮为主,也会有其他业态呈现。”闫蕊介绍,在米轨上将有10节米轨车厢,以及米其林火车头外摆供市民打卡;此外,还有源自上个世纪的云南造币厂,为纪念滇越铁路通车庆典打造的纪念币设计的“赚钱”装置、滑板运动公园等。
文旅资源“珠连成串”
2022年6月,随着云南省百年米轨旅游开发运营项目(以下简称“百年米轨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百年米轨得以重获新生。百年米轨项目围绕保护开发米轨铁路资源,规划拟复通昆明北至石咀12公里铁路,并先期建设米轨西园路至小菜园街区及绿道。
其中,米轨铁路昆明麻园火车站,可谓人气爆棚。昆明麻园火车站原名昆明西站。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一些博主晒出不少在此打卡的图片。从外观上看,这里黄色外墙整体格调一致,比较适合拍照打卡。
一些商家反映,春节期间,来这游玩的人较多,一天到晚基本没有休息的时候。
一位卖官渡粑粑的嬢嬢说,春节期间她每天可以卖几百个官渡粑粑,苏子味更受欢迎。
一位带家人来游玩的女士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绿皮火车处,看到绿皮火车,就想起小时候坐火车的经历。
一位跟女儿来游玩的老人说,麻园站台是他们喜欢打卡的地方,站台的配色十分新颖,黄绿搭配让人眼前一亮,可以说是必须打卡的地方。
还有一些老年乐队喜欢在这演出,一首《怀念战友》引来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围观。
晚上,这里依旧人头攒动,灯影交织下,人们在米轨边拍照打卡,很多地方都很出片。
米轨公园麻园至小菜园米轨街区全长3.13公里。据负责该段米轨打造的云南文旅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徐小平介绍,在麻园站设置了记忆寻味集市,不定期举办米轨展览,为市民带来沉浸式的米轨文化体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演出;周末市集则有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火车文物,以及极具特色的米轨风格景观建筑供游客打卡。在麻园地块,还建设了2个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滇缅大道到虹山东路区间设置邻里集市、网红打卡墙,全线栽种蓝花楹和月季花墙供游客打卡拍照。虹山东路到建设路区间设置文创集市、银杏林打卡。建设路到莲花池正街区间设置文化长廊、三角梅打卡。
目前,街区已完成麻园至建设路的建设,成为昆明市内新晋打卡点。街区内的火车文物、米轨风格景观建筑、银杏林、三角梅花墙、蓝花楹、月季花墙、云南特色美食等打卡点都很受游客喜欢。特别是米轨沿线经过昆明滇池—西山—麻园—西南联大遗址—蓝花楹街区—莲花池公园—盘龙江—昆明北站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可实现昆明市区文旅资源“珠连成串”。目前街区每日可吸引3000人次前来打卡。
对于市民在小红书发帖称,“昆明米轨广告牌很炸裂,和房子整体风格不一致”一事。徐小平表示,鉴于两者在主题定位、文化基因及场景风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二者不宜进行简单的对标比较。作为承载百年滇越铁路文化的历史廊道,米轨公园将以场地特色为设计原点,系统推进视觉标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未来将重点实施三大升级举措:依据工业遗产保护标准,制定与铁路文化相契合的标识导视系统;对沿线商户广告招牌进行统一设计指导,确保材质、色彩与历史风貌协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空间美学提升与商业业态引导,构建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气息的公共空间体验。通过系统化改造,最终实现历史文脉传承与当代城市生活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米轨公园的整体形象与游览体验。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江洋 实习生 张靖妍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