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雪域千年回响,《非遗里的中国》走进西藏
创始人
2025-10-18 13:47:00
0

“世界屋脊”,神奇西藏。草原、冰川、峡谷、雪山共同构筑起西藏自治区雪域高原的壮美画卷。西藏自治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20项,其中有3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西藏篇将于10月18日20:00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本期节目将走进西藏自治区,总台主持人王嘉宁与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及演员徐海乔一同循着非遗的足迹,带领观众聆听雪域千年回响,感受高原史诗传奇。

堆谐(拉孜堆谐):

来自喜马拉雅的“藏式踢踏舞”

堆谐(拉孜堆谐)起源于西藏日喀则拉孜县的民间舞蹈,最初是在街头、庭院的即兴表演,因节奏欢快、互动性强,逐渐成为广受喜爱的集体娱乐形式,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当地居民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也是雪域高原最鲜活的文化基因之一。

拉孜堆谐有“藏式踢踏舞”之称,其核心在于脚下功夫,以“踏、踢、点”为主,表演时可独跳弹唱,也可双人或多人配合,还含反弹、背弹、颈上弹等技巧性动作,脚步随扎念琴节奏时快时慢、时轻时重,热烈且富感染力。在“堆谐艺术之乡”拉孜县,每年都会举行“堆谐文化艺术节”,全县现有111支民间演出队、2000多名演员。传承人扎西旺拉把传统舞步教给90后,农牧民演员们在农闲时踏响幸福、舞出自豪。

现场,王嘉宁敏锐捕捉到堆谐的互动特质,和嘉宾们组建起“非遗乐队”,参与即兴演出,瞬间点燃氛围,打破观众与非遗的距离感,沉浸式体验直观展现拉孜堆谐的艺术魅力,让观众仿佛置身浪拉山观景台的表演现场。当地乐队还创造性地融合吉他、竹笛、民谣等艺术元素,创新编排《飞弦踏春》等作品,登上春晚、走向全国。如今,堆谐(拉孜堆谐)已成为西藏一张闪亮的艺术名片。

热巴舞(丁青热巴):

跃动在雪域的“艺术活化石”

热巴舞(丁青热巴)起源于西藏昌都丁青县,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1世纪,最初是在节庆、丰收等场合表达喜悦的民间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热巴舞(丁青热巴)是融说、唱、杂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舞蹈中的服饰、道具、动作暗含着对生活的观察与对美的追求。主持人、嘉宾化身非遗细节探寻者,当众人惊叹于热巴舞的高难度杂技动作时,他们将目光聚焦于女生集体飘转的裙摆,精准捕捉到“格桑花鼓转”的核心技巧,在与传承人泽吉深入浅出的交流互动中,让观众了解到舞蹈背后的严苛训练与文化寓意。

传承人泽吉开创性地将热巴舞(丁青热巴)带入教育系统并规范教学,20余万学生得以通过广播操、健康操等形式感受这项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课堂到舞台,热巴舞(丁青热巴)始终鼓点铿锵、薪火相传。

格萨(斯)尔:

世界最长英雄史诗的“青春表达”

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篇幅最长、规模最大,且仍在活态传承的宏大叙事史诗,《格萨尔》由藏族人民集体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跨越民族的边界,广泛流传于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多民族共享的文化记忆。

千百年来,这部史诗共塑造了3000多个人物形象,涵盖260多部文本,翻译成汉字达2000多万字。“仲肯”艺人们遵循专人专曲、专曲专用原则,以说与唱交替、散韵结合的方式传唱史诗,人物唱腔还会因人而异、因场有别。节目现场,主持人、嘉宾穿上对应角色服饰,化身“仲肯”艺人,分别演绎总管王吉苯、王妃珠姆、神箭手丹玛等角色。互动中,“仲肯”艺人斯塔多吉现场教学专属唱腔,让原本遥远的史诗变得可感可及。

昌都市类乌齐县艺术团将传统说唱与岭卓舞结合,创作出歌舞剧《岭・格萨尔》,生动演绎格萨尔王凯旋的场景;《格萨尔》还超越文学范畴,衍生出说唱剧、话剧、音乐剧等多元艺术形式……这些尝试,让千年史诗走出高原,成为更多人了解藏族文化的窗口,在新时代舞台持续焕活不朽魅力。

西藏民族服饰:

穿在身上的“雪域风情”

西藏民族服饰,是扎根于青藏高原独特地理与人文土壤的非遗瑰宝,其发展与西藏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纹样到色彩,西藏民族服饰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寓意,至今仍是节庆、婚礼等重要场合的着装选择。

西藏民族服饰涵盖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多民族的200余种服饰。在察雅县吉塘镇的服饰展示区域,主持人、嘉宾化身非遗体验官,精心串联起不同服饰空间的探索路线。从扎扎服饰反穿花氆氇的个性设计,到阿里普兰县宣服6815件饰品的奢华细节,他们每到一处都带着观众视角体验,与专家、传承人深入交流,让观众清晰了解服饰背后的地理环境影响与文化寓意。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正如王嘉宁所说:西藏多民族服饰彰显了“各美其美”的多样性,诠释了“美美与共”的深刻意义。

晒盐技艺(井盐晒制技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千年见证

西藏地处高原,食盐曾是稀缺物资,当地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因地制宜,利用高原充足的日照与独特的地质条件晒制井盐。

“架木为田、汲卤晒盐”造就了澜沧江两岸古盐田的壮丽奇观,当地百姓利用峡谷地形,以粗大原木搭盐田骨架,铺木板再覆沙土,让卤水可蒸发又能渗透,借高原烈日与峡谷劲风制取食盐。主持人、嘉宾在复刻的盐田景观前,与传承人互动体验“刮花盐”工序,聆听专家讲解“架木为田”的工艺原理,感受先民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

如今,当地对井盐进行产业化开发,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旅游体验项目。随着时代发展,从“食用盐”到“文化盐”,晒盐技艺(井盐晒制技艺)已成为文化保护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书写着高原特色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

10月18日20:00档,央视综合频道(CCTV-1),让我们从昌都市启程,和《非遗里的中国》一起走进西藏自治区,见证雪域高原文化薪火的生生不息!

来源:央视一套

编辑:赵幸

相关内容

短道速滑世巡赛第二站:中国...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
2025-10-18 13:12:43
福州电力护航海装大会
16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国网福...
2025-10-18 13:08:23
原创 ...
科举制度源自中国隋唐时期,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其历史背景可以...
2025-10-18 13:03:43
原创 ...
在《西游记》里,唐僧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旅程。可是在途中,他不断遭...
2025-10-18 13:02:25
衢州文旅新坐标!烂柯世界围...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10月15日,烂柯世界围棋文...
2025-10-18 12:54:00
原创 ...
站在藏热小学的操场上,我被眼前的一幕深深打动了:数百名不同民族的孩...
2025-10-18 12:48:28
iCAR V23超强装载力...
这两天看到有的汽车品牌正在举办冰雪试驾,恰好上周朋友也去附近滑雪了...
2025-10-18 12:47:58
原创 ...
娱乐圈的明星们总是飞来飞去,到处旅游,但能把旅行日常做成Vlog跟...
2025-10-18 12:46:38

热门资讯

原创 苗... 最近,郑恺在厦门忙着拍新戏,苗苗就带着俩孩子去厦门玩了。 喜欢拍Vlog的苗苗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
北京旅游大揭秘!北京好评最多的... 家人们,北京作为咱们国家的首都,那可是旅游胜地,故宫、长城、颐和园……每一处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然...
北京到内蒙古,不止是距离近 有网友总说“感觉内蒙古好远” 可你知道吗 北京到呼和浩特的高铁只要2小时 比从朝阳挤地铁到大兴还快 ...
山西临猗县免费公交旅游专线正式... 近日,临猗县免费公交旅游专线正式投入运营,该专线一条线路串联四大核心文旅打卡点,让居民游客可轻松搭乘...
山海同风,悦叹秋色!五大洲艺术... 10月17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山海同风...
兴化市东罗村斩获联合国旅游组织... 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会上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
全网好评率99%!北京正规十大... 在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选择一家靠谱的旅行社至关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北京正规十大旅行社排行榜,让...
CA139航班客舱行李架起火紧... @中国国际航空 消息,10月18日,由杭州飞往仁川的CA139航班,一名旅客存放在行李架上手提行李内...
香山迎红叶观赏高峰,“移动快检...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随着香山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景区迎来大量游客。为保障市场秩序稳定和游客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