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浙江文旅政务
今年国庆中秋喜相逢,山河锦绣,家国同庆,正是畅游山水的好时节。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综合移动、电信等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和游客花费短信调查,统计出全省旅游人数。
其中,婺州古城以八日客流量75.5万+的好成绩,跻身全省245家4A及以上景区日均到访人数TOP10、全省49家省级以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日均到访人数TOP10。
▼▼▼
图源@浙江文旅政务
这个国庆假期,婺州古城围绕深厚的“宋韵”文化底蕴,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全域沉浸式活动, 从 每日的开城开庙仪式,到贯穿周唐宋明的四朝婚礼,从沉浸式宋韵剧本杀,到国风大典,从中秋拜月到咖啡嘉年华,其中还穿插了婺剧、道情、木偶戏、皮影戏、婺绣等多种非遗体验,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深度沉浸、广泛互动的文化盛宴。
假期伊始,古城每日举行 “开城门”与“开庙门”仪式,用庄严的婺州古礼迎接八方来客,迅速将游客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仪式在保宁门与金华府文庙展开,以“祭祀礼仪”为纲,以“诗乐舞颂”为载,颂词、舞姿、银甲交织,将婺州古城深厚的历史积淀凝练为一场可感可敬的视听华章。翠盘舞、书简舞、长袖舞融汇了北山四先生的哲思与八婺山水的意象,鼓号齐鸣、武士执戟复现了浙城要塞之豪情。极具感染力的场景营造,为游客构建了从“参观者”到“入城宾”的身份转变,奠定全天沉浸体验的基调。
酒坊巷剧本杀全域复 刻 南宋市井,并设计了一系列任务,让游客可与李清照、李渔、朱丹溪等婺州相关名人进行沉浸式互动。市集以“金华酒”等婺州特产为切入点,加入“婺州酒肆”的醒酒令。游客不仅可以在“博戏坊”博弈竞猜,还能触发特殊事件,欣赏到NPC随机快闪舞蹈、游客晋升城主的巡游仪式,趣味性十足。定时举办的 “宋潮拍卖会” 则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银票、铜板”经济闭环,极大增强了游客的代入感与参与动力。
保宁门连续四日轮番展演周、唐、宋、明四朝婚礼大典,系统还原不同时期婚俗礼仪,构建出一部“行走的华夏婚姻礼俗史”。周制婚礼以“玄天纁地”为基调,展现其“敬天地、合阴阳”的庄重内涵;唐制婚礼融合“却扇遮面”“障车戏婿”“撒帐祈福”等民俗环节,再现大唐婚俗的开放与华美;宋制婚礼在“三揖三让”中,融入“牵巾礼”“点茶敬客”等,展现宋婚的风雅含蓄;明制婚礼隆重规整,新娘凤冠霞帔,现场复原“射三箭”“掀盖头”“拜北斗”等仪式,传达明代宗法礼制与吉祥观念的深度融合。
每一场仪式不仅复现服饰与流程,更深入其时其境的文化肌理,游客得以系统理解中国传统婚仪背后的伦理观念、社会结构与审美变迁。
此外,婺州古城还精心组织了宋韵与潮流结合的咖啡嘉年华、复现传统敬月习俗的中秋拜月、融合舞蹈、杂技、巡游的国风大典等内容,构建出一幅层次丰富、昼夜不断的文旅图景,将古城底蕴与今人体验巧妙嫁接,为游客打造了传统复兴、展现文化自信的生动现场。
此次古城文旅的爆火,不仅源于内容活动的创新,更得益于片区联动的协同效应。新上浮桥连接婺州古城与三江里,实现了金华“古韵”与“今风”的从容对话,在这个假期迅速成为人气打卡点。据统计,浮桥每日客流量近4万人次,整个假期总接待量24万人次。
承续国庆热度,婺州古城将持续推进文化活化与业态提升。熙春巷舞台继续常态化展演非遗项目,让传统艺术真正“活”在当下;文庙研学活动将系统输出儒家文化精髓,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礼敬传统的种子;而新打造的“夜泊金华”夜肆项目,深度还原了宋画中的市井街景,即将融合夜宵、演绎与沉浸式互动,着力营造一个充满烟火气与风雅的宋韵夜市,让千年古城的夜晚继续点亮金华的文旅图景。
婺州古城的出色表现,是金华全市文旅消费热力全开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金华全市95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46.71万人次,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127.04万人次。全市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673.75万人次。
在这片火热的市场中,婺州古城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新实践,在全市TOP5热门景区中占据一席之地,展现出其金华文旅标杆的引领作用。
来源:金华市城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