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1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11日获悉,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静安区国庆中秋节日期间接待市民游客超500万人次,游客同比增长20.12%。据统计测算,静安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为22.7亿元,同比增长3.7%。
静安区内星级旅游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为80.16%,入境过夜游客占比为33.59%;区内旅游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37.76万人,同比显著增长30.23%。
2025年中秋、国庆期间,静安区文旅局以“静安好戏 欢乐无界”为主题,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覆盖全龄段、多场景、沉浸式的文旅商体展活动。据悉,假日期间整体曝光量超2000万次。具有百万粉丝、十万粉丝以及万粉等十多位达人走进静安各文旅点位,为静安精彩活动打CALL,获得近150万播放量,显著提升活动曝光度与参与度;首次与大众点评开展合作,以线路打造为载体,创新推出“艺术苏河”电子勋章,拓宽了文旅资源的数字化营销渠道;围绕“寻龙计划”、中秋赏月、亲子游、茶文化旅游节、ATP1000网球大师赛、演出及住宿等主题,推出近10条国庆限定路线,串联景区、商圈与文化地标。通过精准传播与跨界联动,成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消费氛围,显著提升“静安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持续引流促消提供了强大支撑。
长假期间,静安处处好戏,欢乐无界,多元艺术在节日期间大放异彩。该区共推出涵盖歌剧、马戏、滑稽剧、科技融合演艺等类型的文艺演出达800场次,实现演出收入超0.2亿元,吸引观众人次近10万人。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成为夜上海夜静安里的一道风景,人们在这里参加派对、品尝美味;静安毕加索艺术馆重磅推出“毕加索与和平对‘画’”装置特展,并与大众点评合作,为市民游客奉上“艺术享受+消费优惠”的双重福利,毕加索全馆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02%。
节庆中的静安,是经典艺术品牌焕发新生、历久弥香的舞台,光影璀璨。10月5日,在指挥家许忠指挥下,《布兰诗歌》的恢宏旋律响彻上海展览中心。2400名观众凝神聆听,13万线上观众乐享艺术盛宴。活动高效联动南京西路、静安寺商圈周边中信泰富广场、静安大悦城、上海商城等核心商圈与延安饭店等高端酒店,推出50多项“票根+”专属优惠,打造“吃住游购娱”一体的多元消费场景。
中福会儿艺剧院举办“2025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艺术节”,汇聚全球10国23部剧目111场演出,成为儿童戏剧文化的重要纽带。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龙吟九州·夜耀中华——国庆中国龙奇妙夜”特别活动,每晚设定不同主题,将科普知识巧妙地融入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中,成为面向全年龄段的、沉浸式的自然科学教育。第三届“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展以“光语家园”为主题,创新性地采用“双圈联动,同步展映”模式,在南京西路商圈与苏河湾商圈同时点亮。
此外,商圈变身文化秀场,成为文化展演和主题体验的重要阵地,多元消费体验全面升级。首创文旅盲盒护照,推出高达3000元的专属优惠,同步升级酒店餐饮、咖啡、游船、文旅场馆等多种玩法。第30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推出的“全城集茶令”打卡活动,将静安全域各商圈、文旅场所“串珠成链”。经统计,南京西路商圈吸引游客198.46万,同比增长19.75%;苏河湾商圈接待游客177.73万,同比增长48.62%。大宁商圈接待121万人次,同比增长21.85%。
文化馆里过佳节,雅俗共赏乐融融。静安区文化馆里,中秋香文化体验、亲子月饼制作、书灯手作,爵士周末与书法即兴对话,“静止蕉绿”音乐会、公益免费电影放映等活动,既有传统节俗的温情,也有现代艺术的碰撞,满足了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据悉,未来,静安区将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了解到,9月30日-10月7日,国内头部酒店企业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酒店平均入住率同比增长4%,累计接待人次超1300万,较去年同期提升超30%。据悉,从扎堆热门景区到探索冷门宝藏地,这个国庆中秋假期,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反向旅游”,在另辟蹊径中乐享一方天地。锦江酒店(中国区)在广元、荆州、南充、泸州、锦州等三线以下城市整个假期几乎每天迎来客流入住高峰,其当地酒店平均入住率在91.7%以上,表现抢眼。
为了让客人深度沉浸于国庆与中秋双节交织的温馨氛围,锦江酒店(中国区)各地酒店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多元特色服务与体验活动。从中秋佳节的花灯与月饼手工DIY、节日彩绘体验,到免费租借民族服饰满足旅拍需求,以及精心布置的国庆主题互动打卡角,乃至凌晨驱车往返机场帮助客人更换拿错的行李、为客人细心缝补掉落的衣扣等细微之处,无一不彰显出“心之安处,锦江酒店”的贴心与温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