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游水韵江苏|与“五言长城”刘长卿同游淮安,寻味运河古韵
创始人
2025-10-11 15:05:19
0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代诗人刘长卿曾以极简笔墨勾勒出千古流传的寒夜归景,也让世人记住了这位善写五言、被誉为“五言长城”的文人。他一生宦游四方,曾多次驻足楚州(今淮安),将淮水的烟波、古城的仁义与漕运的繁华凝入诗章之中。千年之后,让我们循着他的诗意足迹,走近这座“因运而兴”的运河之都,感受水韵古城的沧桑与新生。

谒漂母祠,感怀“一饭千金”的仁义传承

Tips:漂母祠 → 韩侯钓台 → 胯下桥

位于淮安古城西北的漂母祠,是为纪念曾施饭救济少年韩信的漂母而建。这座始建于汉代的祠院,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保持着典型的四合院格局。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四合院落中沉淀着岁月的厚重。正殿内,漂母塑像慈祥庄重,仿佛仍在守护着这片她曾经浣纱的河水。

刘长卿途经此地时,曾在此驻足凭吊,其《经漂母墓》中“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的诗句,将这份跨越时空的仁义精神凝练成永恒的诗篇。

循着历史的足迹向东,韩侯钓台静静伫立在运河边。这里是韩信少时垂钓之处,潺潺流水声中,仿佛还能看见那个胸怀大志的少年,在困顿中坚守理想的身影。钓台虽经后世复建,却依然保留着古意,见证着“将兵百万”的军事奇才从这里起步的艰辛历程。

不远处,跨越时空的胯下桥默默诉说着“忍辱负重”的智慧。站在桥上,仿佛能穿越时空,看见那个在嘲笑声中从容前行的少年。这一跪一爬间,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成为后世传颂的处世智慧。

登镇淮楼,俯瞰古今交汇的运河盛景

Tips:镇淮楼→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府署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千年前,刘长卿泊舟楚州,望淮水而兴叹。而今,这座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的镇淮楼,依然巍然矗立在古城中心,青砖肃立,飞檐如翼,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时光见证者。

登楼远眺,恍若打开了一幅跨越时空的运河长卷。楼下,始建于明代的镇淮楼拱门依旧;远望,里运河如一条碧玉丝带蜿蜒而去,与如长虹卧波的现代化运河大桥相映成趣。最妙的是凭栏俯瞰的一刻——高铁列车如银龙掠过,与运河中悠悠行进的舟船构成奇妙的时空对话。这“南北枢机”的盛景,想必会让当年的刘长卿收起“水浅舟迟”的叹息,转而赞叹这千年之后的通达。

从镇淮楼信步北行,一座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群映入眼帘,这便是我国唯一以漕运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青砖黛瓦的建筑群呈“品”字形展开,宛若一部摊开的漕运史诗。步入馆内,但见180°巨幅投影将漕运盛景重现眼前,4D影院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帆竞渡的运河之中。那些静静陈列的漕船模型、泛黄的漕运文书,都在诉说着淮安作为“漕运之都”的往昔辉煌。

与博物馆毗邻的淮安府署,则是另一番气象。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穿过“公生明”牌坊,但见正堂巍峨,其面积之巨,堪称全国府署之冠。青石铺就的庭院里,古树参天,投下斑驳光影,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官员审理漕运要务时的声声堂鼓。

漫游里运河,解锁“运河之都”的千年水韵密码

Tips:国师塔 → 清江浦楼 → 中洲岛 → 御码头美食街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白居易的千古名句,道出了淮安作为漕运枢纽的重要地位。如今的里运河文化长廊,正是这句诗意的最佳见证——这条纵贯淮安城区的运河段,完整保留了明清漕运鼎盛时期的历史风貌,成为解读“运河之都”的活态博物馆。

从清江浦码头登船北行,巍然矗立的国师塔静静守候在运河东岸。这座为纪念玉琳国师而复建的佛塔,以其典雅的建筑风格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地标。琉璃瓦在光影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朱红色斗拱与汉白玉栏杆相映成趣。不知千年前的刘长卿,是否也曾在此处眺望运河,看着漕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

沿河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清江浦楼。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建筑,以其重檐歇山顶的形制和精美的彩绘斗拱,诉说着漕运鼎盛时期的繁华往事。每当夜幕降临,璀璨的光影秀通过全息投影重现“南船北马”的盛景,将游人带入那个千帆竞渡的漕运时代。与清江浦楼隔水相望的中洲岛,犹如一颗镶嵌在运河上的翡翠。岛上绿树成荫,步道蜿蜒,漕运主题的浮雕墙和雕塑群点缀其间,默默讲述着运河故事。

行至御码头美食街,空气中飘荡着令人垂涎的香气。这里曾是清江浦十里长街最繁华富丽的地方,乾隆六次南巡多次在此视察漕运,留下“便觉景光非北地,行看佳丽到南邦”的佳句。如今,这里已演变成汇聚淮扬美食的特色街区,被列为淮安市十大历史文化古迹。华灯初上时,择一临水座位,在运河的柔波与画舫的灯影中,品味地道的淮安味道,恍如走进“醉携宾客上仙舟”的诗意画卷。

图片来源:淮安宣传、文旅淮安

监制:杭春燕

策划:戴军农 蔡炜

统筹:薛澄 许海燕 唐澄 唐磊 苗慧

文案:张洁茹 刘洁

剪辑:方晴昊

包装:张浦励、吴家俊、郭凯伟

相关内容

原创 ...
“永乐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中少数几次繁荣的时期之一,但为何这一时期...
2025-10-11 05:02:52
原创 ...
在古代有“战国四公子”,在近代北京城里也有“京城四少”。其实在民国...
2025-10-11 05:02:32
原创 ...
一提到解放时期的“四大野战军”,很多熟悉近代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11 05:02:15
原创 ...
冈村宁次,一个令全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日本战犯,曾经死于他屠刀之下的...
2025-10-11 05:02:14
原创 ...
川军名将:为国捐躯,英勇抗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川军总计有...
2025-10-11 05:02:08
原创 ...
中国排球协会近日发布了《关于举办2025-2026中国排球超级联赛...
2025-10-11 05:01:59
袁绍临终遗言:一代枭雄的最...
"吾不听田丰之言,致有今日之败!" 袁绍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把锋利...
2025-10-11 05:01:53
原创 ...
在辽阔的北漠,旌旗猎猎,一队人马正在艰难地行军,迎着刺骨的寒风。尽...
2025-10-11 05:01:52
原创 ...
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大将结束出访归国 9月29日下午,缅甸国家代总...
2025-10-11 05:01:43

热门资讯

岭南文化显魅力,粤港澳大湾区世... 当地时间10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介会在日本东京秋叶原成功举行。 活动由广东省人民...
【地评线】听·见|如何看待老戏... 今年国庆假期,一场别开生面的“老戏骨再就业”热潮席卷全国多地景区。79岁的罗家英顶着35℃高温披袈裟...
467万游客沉醉于绍兴的“诗与... 桨声水月名城,古韵文韵酒韵。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喜气洋洋的佳节氛围和浓浓的家国情怀相融,让五湖四海的游...
景德镇与“鸡排哥”,谁成就了谁...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今年夏天,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因其独特的经营方式以及...
时评:敦煌文博会,让世界听见中... 9月22日,游客在参观敦煌文博会上的展览。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9月的甘肃敦煌再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恩施⇌香港复飞!附时刻表 10月10日18时许, 恩施至香港直航正式复飞! 此次复航的恩施至香港航线是今年4月至6月成功运行后...
探秘京城胡同游:北京口碑最好的... 在北京,胡同是这座城市的脉络,承载着老北京的记忆与故事。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深入胡同,感受那独特的京味儿...
广西再赴“广交”之约 携优拓市... 金秋十月、全球聚焦,具有“世界第一展”美誉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以蓬勃之势在广州拉开第13...
国庆奢华游人均超2.5万,拥有... 今年国庆合并中秋假期,国民迎来了8天的超长黄金周。 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
吉林市“双节”文旅市场火爆 接...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吉林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08.47万人次,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