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至29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盛大启幕,作为大会核心主题活动之一的“数贸非洲日”——“五维联动”系列活动,“数智中非”产业对接会于9月26日顺利举办,国内跨境支付领域的标杆企业代表义支付受邀携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亮相,公司副总经理张雯晶受邀参与圆桌讨论,围绕中非数字贸易中的支付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议题,分享了义支付的思考与方案。
在活动的签约环节,快捷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义支付)正式与乌干达中乌姆巴莱产业园达成服务合作项目签约,为中非数字金融与产业协作注入新动能。中乌姆巴莱产业园是乌干达国家级工业园,目前已吸引 70 余家企业入驻,创造超 1.1 万个就业岗位,涵盖家电、汽车制造、纺织等多元领域,可便捷辐射东非 2 亿人口市场。本次合作义支付将依托数字支付技术,为园区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清算等适配服务,助力解决入园企业在贸易往来中的资金流转痛点,成为中非务实合作的又一鲜活案例。
在战略开场与宏观话题讨论环节,张雯晶聚焦“第三方支付在非洲的展览前沿与生态构建路径”展开深度阐述。她指出,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第三方支付在非洲市场突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唯有以数字技术为抓手,才能持续提升支付效率与安全系数,更好适配非洲市场的多元需求。基于这一理念,义支付正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场景中的落地应用,2024年已联合工商银行打造出跨境联动支付方案,借助数字货币桥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中资银行海外分行的联动优势,构建起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扩展性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场景。该方案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跨境交易中的汇率风险与成本,目前已在中东等多个市场成功应用,其成熟的模式与显著的成效,有望在非洲市场引发广泛关注,为当地跨境支付升级开辟全新路径。
针对非洲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张雯晶提到,义支付扎根业务,以义乌这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为样本,通过深度分析市场贸易数据,精准捕捉非洲客商与市场商户的外贸支付痛点。考虑到部分非洲国家外汇储备有限,非洲买家难以便捷完成美元付款,义支付正式推出非洲地区本地收款账户,首批已实现尼日利亚奈拉的收款支持,后续还将陆续上线十余个非洲国家的币种服务。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跨境支付流程,大幅减少了汇兑成本,更显著提升了支付效率与成功率,切实解决了中非贸易企业的支付难题。
在深入产业讨论环节,围绕“‘一带一路’及非洲自贸区双轮驱动下,第三方支付如何成为中小企业全球化关键引擎”的议题,张雯晶结合义乌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践进行了详细解读。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小企业搭建了广阔的出海通道,而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成,更是重塑了一个涵盖54个国家、13亿消费者的统一大市场,这对于以小商品为主、具备“小型、快速、灵活”特点的义乌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义乌202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达3600亿元,其中非洲市场多年稳居义乌进出口总额首位,足见中非贸易的深厚潜力。
然而,义乌超100万的经营主体中,多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传统跨境支付结算方式存在的“成本高、速度慢、流程不透明”等问题,成为制约企业业务拓展的最大瓶颈。而义支付的独特优势,恰好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义支付通过打造简洁清晰的操作界面与软件,让多数中小企业只需简单指导即可快速上手;通过手机或个人电脑,即可足不出户完成26种国际主流币种的支付,理论上覆盖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收款需求,同时支持多币种账户与本地收款账户的灵活切换,极大便利了企业的对外贸易。在到账速度上,义支付最快可实现当天到账;在合规安全方面,义支付依托专业团队、先进数字技术及丰富经验,确保每一笔交易都在合规范围内进行,并且作为义乌国际商贸实际运营者商城集团旗下的官方支付平台,能为企业资金安全筑起更坚实的信誉保障。
最后,张雯晶强调,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非洲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深度的本地化合作。非洲各国市场环境、文化习俗、监管政策差异显著,唯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适配本地需求,共同打造贴合非洲市场的支付生态。
未来,义支付期待与各方力量携手,在非洲共同构建一个更普惠、高效、安全的跨境新生态,为中非数字经济合作注入更强动力,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