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教育融合农耕实践与文化学习
其载体除了广阔的耕地外
还包括农业类的博物馆、文化展示馆
科技博览园、体验园,以及研学基地
重庆地形复杂多样
其方山丘陵、平行岭谷和盆周山地地貌
塑造了从坝区稻作到
山地农业的多元耕地形态与物产体系
正是这丰富的地理禀赋
催生了遍布全域的各种耕读教育基地
长寿区清迈良园 图源:长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合川行知研学中心 图源:合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由此,重庆的耕读教育基地
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丰富的文化内容
北碚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万州良公祠
对传统农具与生活场景进行了系统收藏
涪陵榨菜记忆馆、江津花椒博物馆
大足冬菜博物馆
对特色物产制作技艺进行了深度呈现
铜梁丘田间耕地保护科普基地
大足隆平五彩田园
聚焦现代农业与科技农耕的探索
这些场所不仅是农耕文化的保存者
更是一个个“开放式课堂”
使亲临者感悟巴渝先民的农耕智慧
在四季轮回中寻找久违的乡愁
彭水“稻香童年” 田园综合体 图源:彭水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黔江太极镇农业观光示范园 图源: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从认识一件农具到参与一次播种
从体验栽培技艺到领悟农耕智慧
耕读不仅是知识的获取
更是对巴渝耕地的深入认识与了解
本期“讲好重庆耕地故事”耕地文化地图
推出《重庆耕读教育基地地图》
邀您走进这些山水之间的“耕读课堂”
01)
铜梁·丘田间耕地保护科普基地
图源: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位于安居镇龙兴村,我市首个耕地保护科普基地,总占地320亩。该基地依托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创新采用“土地整治 + 综合运营”模式,打造了地质地貌时期、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耕地改革时期、现代农业初期等六个主题研学区,是集田园风光、科普研学、农事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02)
北碚·小丰年 “大地耕歌”
主题研学基地
图源:北碚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位于柳荫镇东升村,总占地50多亩。基地以“农耕体验”为核心,打造了“全城儿童放养村”,推出春播插秧、夏采瓜果、秋收稻谷、冬酿米酒的全年农事循环体验。此外,基地还构建了七大主题研学场域,涵盖自然探索、艺术创作等模块。
03)
大足·冬菜博物馆
图源:大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位于大足区龙棠大道。博物馆占地50余亩,向观众呈现了大足冬菜的起源、传统制作方法、现代产业的发展。
04)
南川·稻作文化展示馆
图源:南川融媒体中心
位于南川区河图镇中图村7社,建筑面积230平方米,是集稻作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农事研学、科普体验的综合性研学基地。
05)
綦江·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
图源:綦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位于綦江永城镇,占地5000亩,有农耕文明、环境季候、植物繁衍3个科普园,体验区、试验区、采摘区3分区,以及以假日营、瓜果长廊等构成的3条旅游环线。
资料来源: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
技术支撑: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