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8天的超长假期已经接近尾声,嘉兴各大景区却依然每天上演着“人从众”的火热场景。以嘉善县西塘古镇景区为例,截至10月5日10时,已经接待游客43.5万人次,同比增长3.06%。
比起扎堆走进热门景点,“反向旅游”成为了不少游客的选择。他们或是就近选择小众景点游览,避开人流和车流的顶峰;或是选择在酒店旅居,悠闲安静地度过假日时光。
10月5日,位于嘉善县西塘镇的良壤·良人市内,“在良壤”生活节的“主理人”们正为游客带来一份充满艺术感的慢生活体验:宠物的爪印与孩子的足迹轻快地留在河道两岸、音乐和舞蹈表演者随时吸引着路人在转角驻足、手艺工坊的奇妙体验打开创作者与世界对话的大门、世界各地的风味美食带来一场舌尖上的旅行……
与一般市集不同,良人市是一座毗邻西塘古镇的“慢聚落”。市集里几乎看不到城市市集常见的大众商业品牌,而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主理人”们聚集起来,共同打造一个慢生活的“乌托邦”。
“我们提前预订了良壤酒店,本来想在酒店里好好睡上几天,看到酒店后面有市集就想来逛逛,没想到很有艺术氛围,挺特别的!”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的林榉已经和丈夫一起在西塘住了2天。他们先后体验了市集里的微醺聚落、大地织毯、“生命之花”互动艺术等创意活动,还在皮具染色工坊进行了付费的定制手作体验。
与景区仅仅一墙之隔,却能在欣赏古镇美景的同时,拥有更静谧的旅行体验,这让林榉感到非常意外。在她看来,在一家店铺坐下来享受音乐和微风,和旁边陌生的游客随时开启一段新对话,都是假日里最好的疗愈。
比起“大而全”的打卡式旅行,“小而精”的慢生活深度体验,成为了嘉兴假日消费的新潮流。依托街区、市集等集中场所,以爱艺术、爱生活的“主理人”为载体,加上“反向旅游”的“心动标签”,让嘉兴各大市集在这个假期的热度均持续攀升。
“城市烟火”与“主理人经济”的搭配,正在重构嘉兴的消费场景。主题化的内容,不仅能打破空间僵局,更能让冷门角落转化为打卡热点,让消费者停留时间成倍延长。
昨天下午,来自宁波的蒋璐璐在嘉兴参加完朋友的婚礼后,就在南湖区新嘉街道的嘉创湾度过了一个惬意的下午。一杯可口的糖水、一家精致的集合店、一张“星星人”的合影,共同构成了她在嘉兴的“不拥挤”的城市记忆。
“文化肌理”与“平民舞台”的组合,为嘉兴游客开启了一场全新的互动式文旅体验。游客既能在烟火升腾的市井氛围中释放生活热情,又能在手作、文创等创意个体的表达中找到身份认同。
市集,成为了串联城市温度与文化厚度的鲜活纽带。
南湖区建设街道的紫阳夜巷内,美味小食、精品手作一应俱全,为游客不断刷新“新鲜感”;秀洲区王江泾镇的千里集中,老唱片、旧海报错落有致,露天电影更将怀旧体验感拉满;嘉兴火车站的“翼时空国庆奇幻嘉年华”里,魔术互动、复古市井、艺术快闪一同打造覆盖全年龄段的文商旅盛宴……
“反向旅游”的本质,是忙碌的“都市隶人”渴望在假日里寻求久违的“松弛感”。每一个高品质的市集,都是游客在人山人海的节假日里逃离人群的“乌托邦”。
今年5月发布的《2025年嘉兴市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及“焕新市集活力”。嘉兴将提升文旅市集“微地标”吸引力,打造2-3个具有全省示范引领作用的共富市集,同时启动特色消费街区建设,重点打造特色消费街区7个以上。
“小市集”,托起“大民生”。当假日的人潮渐趋平息,嘉兴的“市集经济”又将进入新一轮“蓄能期”,在“主理人”的反复打磨下静静等待下一次成为文旅“增长点”的契机。
读嘉新闻记者:苗楠钰
编辑:赵倩
上一篇:这个假期,在江岸“拼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