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台村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一洁
金秋时节,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秋意渐浓,石板房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腰间。谁能想到,这些曾因“山上运石难”让村民犯愁的石头屋,如今“靠山吃山”有了新模样。
10月3日,清晨的阳光刚爬过山头,村里艺境太行民宿的老板程振宇正拿着抹布擦拭民宿的石板墙面。他家的民宿是2023年在老石头屋基础上修缮而成的,墙面上的石块凹凸不平,门亭则保留了传统的木制式样。“当时就想着‘修旧如旧’,才有咱高家台的特色。”
民宿开业后,生意比程振宇预想的要红火。“光去年一年,收入就有40多万元。”程振宇翻着手机里的订单,嘴角藏不住笑,“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十几个房间就被订出去了,北京、广东、浙江的游客都有,他们都想来这儿住石头屋看秋景。”
10时,来自深圳的刘艺欣一家刚放下行李,就拉着孩子往山上走。“早就刷到高家台的秋景,来了才知道,比视频里还治愈!”刘艺欣举着手机拍远处的红叶、拍脚下的石街,“这里环境好、风景好,还有石街、石院、石板道,我们还能住进石头屋,这种体验特别新鲜。”
高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根说起村里的热闹劲儿,声音里满是自豪,“你看这路,一到节假日全是车,都是奔着咱的石头屋和秋景来的。”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那会儿年轻人都想往山下跑,村里冷清得很”。
近年来,石板岩镇借着太行大峡谷的生态优势,盯着石头屋这张特色牌,不仅牵头成立民宿协会,还出台《民宿整治提升方案》,通过提升外观、改进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精细化服务等方式推动域内民宿转型升级,带动民宿产业提质增效。
“现在好了,不少人都回来开民宿、做餐饮,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如今的高家台村,已有30多家民宿,每年来的游客超过20万人次。“以前觉得山上运石头难,现在才明白,这石头屋是咱的根,也是咱的宝。”张海根望着满山的石板房感慨。
夕阳西下时,高家台村渐渐染上暖橙色调。民宿陆续亮起灯光,飘出饭菜的香气;游客坐在庭院里,偶尔抬头看看山间的晚霞。秋日里的石板岩,不仅藏着最美的秋景,更藏着让人向往的惬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