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
10月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以《鞍钢博物馆人气爆棚!单日客流多出平时近4倍》为题,报道了这个国庆假期,因钢而兴的鞍山,吸引了大量游客探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鞍钢博物馆也因此迎来了客流高峰。因为鞍钢不仅是一家钢铁企业,它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受到广泛关注。
鞍钢博物馆人气爆棚!单日客流多出平时近4倍
报道全文如下:
鞍山因钢而兴,来鞍山旅游探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鞍钢博物馆也因此迎来了客流高峰。
辽A、辽B、吉A、吉C、黑A、京Q、晋A……10月3日下午,鞍钢博物馆的停车场停满了来自省内外的车辆。“一颗石头如何变成钢铁?需要经过选矿、碎矿、炼铁、炼钢、铸造、精加工等环节……”“原来如此,矿石需要这么多流程才能变成钢铁。”观众们一边对解说员的精彩讲解赞叹不已,一边用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谈起参观鞍钢博物馆的感受,“震撼”是多位游客的共同体会。来自大连的游客郑女士告诉记者,作为80后,自己以前只是在书本上和新闻里了解鞍钢,这次来鞍山,通过参观鞍钢博物馆了解了鞍钢的发展历程,知道了鞍钢不仅出钢铁,还出人才,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自己被深深的震撼。来自沈阳的游客任女士说:“我专门带上小学的儿子一起过来。通过这个展览,不仅让孩子了解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让孩子知道了我国钢铁工业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起步,并逐渐发展壮大的。”
据鞍钢博物馆统计,10月2日参观者达到3000人左右,10月3日达到了4500人左右,是平时的4倍多。为何众多游客选择在这个假期来到鞍钢博物馆参观?义务讲解员王春的话道出了答案,“因为鞍钢不仅是一家钢铁企业,它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