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云河 我是云河 2025年10月05日 15:42 上海
“弄堂阿三就是上海人啊!他们融入上海,建设上海,热爱上海。他们(土著上海人,少数外国人,各地难民,土豪劣绅,失权军阀,,失意政客,西方冒险人士,各国财阀等等)一代又一代,建成了繁华的上海,创造了海派文化。这些人是上海人,是310。请问当初你们的祖辈在哪里?这些年你们又在忙什么?是不是上海人不是嘴上说说的,是在心里的。永远!”
这是一个上海网友的跟帖,
他提到了弄堂阿三就是上海人!徐锦江老师写过一本书《愚园路》,电视台还拍成了纪录片,有一段很有代表性的话“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人”,弄堂和上海人紧密相连,是上海人的情结,也是上海的象征。这弄堂,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个住的地方,那是根儿,是记忆,这种感情,没在这里长大的人,确实很难懂。
当然了,外地人对弄堂是没有感情的,这很好理解,这里不是他们的故乡,他们来这里只是为了谋生赚钱,谈何感情?就像以前的一代一代的人来到上海,建设上海,成了上海人,而那个时候,如今这些外地人的祖辈在哪里?如今这些外地人的祖辈没有给他们留下财富,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他们来到上海,却说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而是大家的上海,他们也有份,说他们来了上海也就是上海人了。
上海人的先辈创造的富裕繁华和财富,现在外地人来了说不属于上海人,而是他们也有份的,说上海是大家的。老乡们就这么无耻的么?为什么?因为自己家乡贫穷吗?
没错,上海是大家的,是中国的,是世界的,可是,上海首先是上海人的,上海首先是属于上海人的。这“大家”里,更多的是上海人的位置而不是你们这些外来户,我们祖辈一砖一瓦建起来的繁华,我们从小守护的文化和情结,凭什么到了你们嘴里,就成了“小气”和“排外”?
老乡们还把上海本地人叫做“瘪三”,就像是讨饭的乞丐不但不感恩,还反过来嘲笑施舍给他吃食的施主,只因为上海人有弄堂情结,安心于自己的安逸,不像他们外地人敢于离家外出闯荡,这是啥逻辑呢?家贫走四方,难道是很自豪的事情吗?因为自己家乡穷,出来闯荡,这可以理解,但把这当成理所当然的掠夺资本,还反过来鄙视守着家的人,这是什么逻辑?
上海的弄堂,在他们心中如此不堪,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份故土情怀吗?他们对家乡有故土情怀,却不去努力建设它,而是放弃它抛弃它逃离它,这又是什么逻辑呢?这不正是“瘪三”所为么?这不正是上海人说的“讨饭瘪三”么?
所以,那个网友的话,听着是刺耳,老乡们听了又要不高兴,他们也不会承认他们祖辈留给他们的家业,也不会承认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些都是他们的黑历史,他们心头的伤疤。他们看到的只是上海的富裕繁华,看到的是上海的财富,看到的是围着弄堂进进出出的上海人。自己祖辈的平凡,自己家乡的贫穷,自己的平庸,他们一律统统都看不到。
上海的门永远敞开,当然是欢迎每一个来奋斗的人。但想成为真正的上海人,得先学会尊重这座城市的过去,试着去理解弄堂里的烟火气。而不是带着仇恨和蔑视,觉得这些生活在弄堂里的本地人都是你这个外来户眼里的“瘪三”,不然,你永远只是个过客,一个心里没根的“闯荡者”,一个上海人眼里的“瘪三”。
家贫走四方或许是无奈,但守着家,把家建好,难道不是更值得骄傲的事吗?家贫走四方,可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
我是云河
日常的生活,随意的心情
395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上一篇:放假来湖州,一起“走”着瞧!